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名言 > 正文

日本古代名人排名(古代日本重要人物)

作者:淘名人 时间:2023-04-11 02:45 来源:淘名人 阅读:

日本著名人物有哪些?

日本著名人物有:

1、织田信长,幼名吉法师,出生于尾张国的胜幡城或那古野城(今爱知县西部名古屋市) ,日本战国时代到安土桃山时代的大名、天下人,“日本战国三杰”之一。

2、手冢治虫(1928年11月3日—1989年2月9日),男,大和族,本名手冢治,因喜爱昆虫而取了“手冢治虫”的笔名,日本漫画家、动画制作人、医学博士。

3、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取自“漱石枕流”(《晋书》孙楚语),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

4、太宰治,本名津岛修治(つしましゅうじ),日本小说家,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逆行》《斜阳》和《人间失格》等。

5、芥川龙之介(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日本小说家。代表作《罗生门》《竹林中》《鼻子》《偷盗》《舞会》《阿富的贞操》《偶人》《橘子》《一块地》及《秋》等。

日本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1、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原名木下滕吉郎、羽柴秀吉,是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大名、天下人,著名政治家,继室町幕府之后,首次以天下人的称号统一日本的战国三杰之一。

丰臣秀吉是尾张国爱知郡中村乡贫苦农民家庭出身,本是足轻(下级步兵),后因侍奉织田信长而崛起。本能寺之变后,在织田氏诸家臣内部斗争中胜出,成为织田信长实质的接班人。

2、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1534年6月23日-1582年6月21日),幼名吉法师,出生于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胜幡城,日本战国时代到安土桃山时代的大名、天下人,“日本战国三杰”之一。其一生致力于结束乱世、重塑封建秩序。

织田信长原本是尾张国的小大名,于桶狭间合战中击破今川义元的大军而名震全国,后通过拥护室町幕府的末代将军足利义昭趁势上洛(割据地方的势力率军前往京都)逐渐控制京都,之后正式提出“天下布武”的纲领,将统一全日本作为目标。

3、伊达政宗

伊达政宗(1567年9月5日—1636年6月27日),伊达氏第十七代家督,安土桃山时代奥羽地方著名大名,江户时代仙台藩始祖,幼名梵天丸,元服后字藤次郎。其名政宗即意味能达成霸业。小时候因为罹患疱疮(天花),而右眼失明,故而人称“独眼龙政宗”。

永禄十年(1567年),出生于出羽国米泽(今山形县米泽市)的米泽城。天正十二年(1584年),18岁的政宗正式继任为伊达家17代家督政宗曾遗憾的表示愿早生二十年,成就织田信长般的霸业,政宗继位后,决意向周边的敌对大名交战。

4、北条氏康

北条 氏康(1515年-1571年10月21日),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大名,以杰出的军事及政治才能闻名于世;世称“左京大夫”、”相模守“(律令制官位)。他是后北条氏第三代当主。

北条氏康十九岁时元服,二十一岁时初阵,在接人待物方面显示与生皆来的才能,为父亲和家中重臣看中,在父亲死后顺利的继承家主之位。北条氏康继任当主不久,山内上杉宪政和扇谷上杉朝定联合八万大军,大举进攻北条家。

5、宫本武藏

宫本武藏(1584年—1645年6月13日),日本战国末期至江户时代初期的剑术家、兵法家、艺术家。因与佐佐木小次郎决战而一举成名。

晚年出仕于细川家。留有剑术书《兵道镜》,兵法理论著作《五轮书》、《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条》。现代日本对他的传说颇多。

日本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阿倍仲麻吕(公元698~771年):中文名晁衡(或朝衡),于公bai元717年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后在唐朝任从三品秘书监兼卫尉卿,擅长诗文。公元753年,想随遣唐使回国探亲,唐玄宗许之,并命他为回访使者。他写了一首“衔命还国作诗”,赠给他的唐朝朋友。他和遣唐大使藤原清河等,共乘一舟回国。船山长江口,他仰望明月,又写了一首“望乡诗”。后来由于海上飓风,船迷失方向,漂到南海一带。最后他又返回中国,继续在唐朝任职。公元771年,在长安逝世,终年七十三岁。

丰臣秀吉(Toyotomi Hideyoshi,1537~1598):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统一全国的武将。生于尾张国中村(今属名古屋)。始姓木下,改姓羽柴,赐姓丰臣。早年为尾张国大名(领主)织田信长的部将,屡建战功。1577年信长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后任征西先锋,在中国(今本州西部地区)、四国、九州等地指挥作战,先后平定播磨(今兵库县南部)、备前(今冈山县南部)、美作(今冈山县北部)、但马(今兵库县北部)、因幡(今鸟取县东部)五国。1582年进攻中国,包围高松城(在今冈山市附近),与毛利氏决战。同年信长被部将明智光秀杀害后,与毛利氏讲和,回师讨伐光秀,并拥立信长幼孙秀信为继承人。但信长部将柴田胜家欲立信长三子信孝。1583年,秀吉经贱岳之战消灭胜家与信孝的联军。同年建大阪城,作为统一日本的根据地。1584年与信长次子信雄和德川家康联军战于小牧,失利后媾和,并与家康结盟,确立织田信长继承人的地位。1585年率10万大军平定四国领主长宗我部,出任关白(辅助天皇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翌年兼任太政大臣,控制军政大权。1587年兴兵30万进取萨摩国(今鹿儿岛县西部),进而平定九州。1590年出动26万大军灭北条氏,平定奥羽地方,完成日本统一大业。1591年将关白职位让予养子秀次,自称“太阁”。1593年将北海道正式划入日本版图。1592年和1597年两次出兵侵略朝鲜(见朝鲜壬辰卫国战争)。1598年8月因侵朝失败,郁闷而死。执政期间,丈量农地,增加贡租;收缴武器,实行农、兵分离;统一货币,废除关卡;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领主统治,为幕藩体制奠定基础。

福泽谕吉(1834-1901):日本近代杰出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日本近代文明的缔造者之一,被誉为“日本的伏尔泰”。他早年留学欧美,深受近代科学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回国后毕生从事教育和著译活动,为传播西方文化,推动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万日元纸币上的肖像就是他56岁时的照片。

伊藤博文(1841-1909):日本政治家。长州(今山口县)人。出身藩士,青年时参加“尊王攘夷”运动。1863年留学英国学习海军,回国后从事倒幕运动。明治政府成立后,主张开国政策。1882-1883年赴欧美考察宪法,归国后领导制订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颁布),1885年起四任日本首相,对外奉行侵略扩张政策,是甲午战争时侵略中国的主要策划者和主持人,战后一度任台湾事务总裁。1909年在中国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者安重根刺死。

夏目漱石(Natsume Souseki,1867-1916):日本近代文学作家的代表。夏目漱石1867年生于江户(东京),是家中的幼子,从小对汉文化感兴趣,在府立一中读了三年之后,转到汉学塾二松学社。形成了他的儒教伦理观和东洋美学意识。18岁进入大学预科。22岁重新改姓夏目,号漱石。24岁进入东京帝国大学英语系,从这时起开始悲观厌世,读研究生时患了重度的神经衰弱。明治二十八年,他突然辞去研究生院的工作,到四国松山中学做了一名英语教师。在松山的一年间,收集了小说《少爷》的素材。第二年,到了熊本,在这里结婚,生活了四年。明治三十三年,作为文部省留学生到英国伦敦留学。明治三十六年回到东京,从此开始大量的文学创作。发表了《我是猫》、《草枕》等作品。他的作品充满幽默,畅游于美的世界中,被称为"余裕派"。1916年因胃溃疡去世。被喻为"国民作家"的夏目漱石也是批评家、俳人、画家、学者。日元的千元钞票上印有他的头像。

川端康成(Kawabata Yasunari,1899~1972):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这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年)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在工作室自杀去世。

井上靖(Inoue Yasushi) 1907年5月6日生,静冈县人。1936年京都帝国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毕业,后在《每日新闻》社大阪分社工作。1937年应征入伍到中国。1938年因病回国,重新入《每日新闻》社大阪分社任学艺部和社会部记者,并任过学艺部副部长。后又任东京总社出版局图书编辑部副部长。在《每日新闻》社任职期间,1949年发表了小说《斗牛》和《猎枪》,引起了日本学术界的注意。

大江健三郎(kenzaburo oe) 1935年1月31日生于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的一个著名武士家族。1947年入新制大濑中学。1954年入东京大学法国文学系学习,1959年毕业,毕业论文《关于萨特小说中的形象》。大学毕业后,曾访问过中国、东欧、西欧、苏联、美国等地。1960年加入青年日本之会。1974年当选为日本文艺家协会理事。他在创作思想上受存在主义影响,写作方法受现代主义影响。1955年,他给学校报纸写的小说《火山》,获得二等银杏行道树奖。1957年,大江在东京大学上学期间发表小说《奇妙的工作》而步入文坛,同年还有《死者的挑剔》、《他人的脚》。他的成名作短篇小说《饲养》,作于1958年,曾获第39届日本文学最高奖芥川奖,有“学生作家”之称。作品还有小说《青年的污名》(1959)、《十七岁》(1961)、《政治少年之死》(1961)、《万延元年的足球》(小说)(1967)、《个人的体验》(小说)(1964)和《M/T与森林的奇怪故事》、《空中的怪物阿归》、《洪水淹没我的灵魂》(1973);随笔《核时代之想像力》、《广岛笔记》、《冲绳笔记》等积极触及时代问题。

相关推荐:学日语就到苏州东经日语

赵振铎相关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