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都是三妻四妾,哪些官员只娶一个妻子
1、在古代的传统美,基本上每一个官员都是三妻四妾,妻妾成群的。但是明代的一位官员严嵩,他的一生只有一位妻子。与他的妻子从青梅竹马到相敬如宾,陪伴了60多年。
2、好像是元朝,在元朝有民族歧视。元朝统治者称汉人为南人,禁止汉人纳妾。只可取一位妻子。但统治阶层不受限制。
3、隋朝的开国君主杨坚与妻子独孤伽罗也是十分的恩爱,在他当上君主后,他的后宫也只有妻子一个人,不过这也与独孤皇后本人十分的厉害有关,但在独孤皇后死后,杨坚纳了几个妃子,可惜这几个妃子最后却被杨广看中而侮辱。
4、也就是说,只有为朝廷立下功劳,且获得封爵之人,可以娶一个妻子,纳八个妾;普通官员可以娶一个妻子,纳两个妾;而普通百姓,只允许娶一个妻子,不允许纳妾。
5、在古代只要在社会上拥有一定的地位,那么就能够拥有三妻四妾。
6、毕竟整个社会的风气都那样。但是唐朝也有一个病态的现象,如果是生的女孩子就会掐死,导致唐朝的男女比例达到了3:1。黄花大闺女越来越贵,平常人想要娶到清白的女子做妻子是很困难的,更不要说什么三妻四妾了。
王阳明有几个孩子
王正亿(1526年-1577年),王守仁的长子,世袭新建伯。小名正聪,字仲时,号龙阳。生于明朝嘉靖五年。娶妻黄氏,有子二人,长子王承勋(漕运总兵),次子王承学。又娶侧室祁氏,祁氏生有一子五女,子王承恩。
王阳明四十四时,因为没有儿子,而且其妻子诸氏也没可能生产了,遂由父亲龙山公作主,过继了王阳明堂弟守信的儿子,正宪,过继时已经八岁。到王阳明晚年,五十四岁的时候,得一子,取名正聪,后改名正亿。
王正亿 王正亿是明朝哲学家、功臣王守仁的长子。王正亿(1526年-1577年),明朝人物,世袭新建伯。小名正聪,字仲时,号龙阳,浙江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人。娶妻黄氏,有子二人,长子王承勋(漕运总兵),次子王承学。
王华有四个儿子,长子是王守仁,次子是王守鉴,三子是王受文,四子是王守章。他们三个都不为人知,但只有长子王守仁是好斗的。他曾被封为平定朱之乱的新学士,是明代颇有影响的思想家。
因为王阳明的夫人诸氏没有生育,王阳明在四十四岁的时候,将三叔王兖的孙子,堂弟王守信的八岁儿子王正宪过继为自己的养子。正宪字仲肃,年及弱冠,以阳明军功,世袭锦衣卫副千户。
他们最终没有孩子,除了王阳明长期在外、疾病缠身,错过了孕育年龄这个原因外,两人心理上的压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多年没有孩子对王阳明和诸氏来说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古人媳妇的问题
1、如果丈夫不是个妈宝男,他还能为自己的媳妇说几句公道话,如果丈夫对母亲言听计从,那么这个丈夫就会觉得母亲说得都对,会让妻子寒心。其实古人处理婆媳矛盾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坚信母亲是对的。
2、古代人是怎么挑选媳妇的1 在古代有很多的人挑选媳妇都是通过女人之相来进行挑选的,即下颌、腰臀、足脚。
3、古代为了解决男子娶不到媳妇的问题,历代都有自己的方法。比如说在晋代时期,国家政府会强制女子出嫁。女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必须嫁人,否则官府会强行给她找个对象嫁出去。《晋书·武帝纪》中就有相关的记载。
4、只需要你做一个温顺的奴隶,做好一切准备,这样你将来就能成为一个温顺的媳妇。结婚需要注意的是,“媳妇”这个词在古语中是很特殊的。“媳妇”是指年轻女子。
5、古代人是怎么挑媳妇的1 通过女人之相来进行挑选的,即下颌、腰臀、足脚。 下颌 以前相士们看相时,常会以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来形容一个人的面相如何之好,这其中的天庭指的就是上额,而地阁指的就是下颌。
6、所以古代男子在结婚前也会考虑这些问题,用这些道德规范去约束嫁给自己的女子,女子的贞节也被看得尤为重要。
王羲之几个妻子
1、王羲之的一生当中一共有七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是王羲之和他的妻子郗璿所生,郗璿字子房,是高平金乡人,她的父亲郗鉴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书法家。
2、郗璿。郗璿嫁于“书圣”王羲之。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空前绝后,被公认为“书圣”。 对于郗鉴为郗璿选婿的事,还有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这个典故叫做“东床坦腹”。
3、王羲之的妻子,为郗鉴之女,名璇,字子房。书法卓然独秀,被称为“女中笔仙”。“东床快婿”一说,即来自郗鉴择婿的故事。
4、根据云云的简介,她和丈夫王羲之既是夫妻,又是知心朋友,还是艺术上的知音。他们相伴了大半辈子,创作了无数精美的书法作品,还生了七子一女,儿孙满堂。他们堪称神仙眷侣。云云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长寿女书法家。
5、于是婚后的王羲之带着妻子另立门户过起了二人世界,一辈子都没有纳妾。这一点真的是完爆各大世家公子,因为任何一个女人都希望爱人只属于自己。
6、郗璿,字子房,是郗鉴的女儿,王羲之的妻子。为王羲之育有七子一女。郗璿的父亲郗鉴是东晋鼎鼎有名的政治家、书法家。而且郗家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世家。
王守仁有几个妻子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他的妻子是诸氏。王守仁的岳父叫诸介庵,是他父亲王华的至交好友,任江西布政司参议(江西省民政厅长)。王守仁小的时候,诸介庵到王家串门,非常赏识小守仁,允诺将女儿许配给他。
字伯鱼。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夫人丌官氏去世。孟子荀子妻子历史无记载。王守仁的新婚妻子姓诸,名芸玉,是江西布政司参议诸养和家的千金。诸养和与王守仁之父交好。古代女子一般进不了史书的。
要我说,还真答不上来。但是我知道,古代当时不纳妾是不正常的行为,风俗习惯问题,但还是有特立独行的。好比现在娶2个老婆是不正常的,当初不纳妾是不正常的一样。是身份和习惯,让他们去这样做的,不代表他们什么。
诸氏。王守仁原配夫人是诸氏,生有一子,叫王正亿,生于明朝嘉靖五年。王守仁(1472年-1529年),幼名云,字伯安,世称王阳明,明朝绍兴府余姚人(今中国浙江余姚市),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
王守仁儿子哪个妻子所生
王正亿是明朝哲学家、功臣王守仁的长子。生于明朝嘉靖五年。娶妻黄氏,有子二人,长子王承勋(漕运总兵),次子王承学。又娶侧室祁氏,祁氏生有一子五女,子王承恩。王守仁因军功被封为“新建伯”伯爵。王守仁逝世后,爵位被剥夺。
王正亿(1526年-1577年),王守仁的长子,世袭新建伯。小名正聪,字仲时,号龙阳。生于明朝嘉靖五年。娶妻黄氏,有子二人,长子王承勋(漕运总兵),次子王承学。又娶侧室祁氏,祁氏生有一子五女,子王承恩。
有,晚年的时候得了一个儿子叫王正亿,是侧室生的。隆庆二年六月(1568年),在王守仁弟子们的努力下承袭了新建伯爵位,死于万历五年(1577年)。王正亿生二子,嫡长子王承勋袭新建伯,次子庶出,名王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