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关于平凡中的伟大的人物作文素材
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一件件平凡的事也能组成伟大的人生。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2关于平凡中的伟大的人物 作文 素材,希望大家喜欢!
2022关于平凡中的伟大的人物作文素材
1.平凡中孕育伟大,伟大是从平凡开始的。这个道理浅显易懂。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到处可见。平凡中的小事有时也体现了伟大之处。秋天,北京大学新学年开始了。一位外地来的年轻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大包小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迎面走过来,年轻学子走上去说:“您能不能帮我看一下包呢?”老人爽快地答应了。那位学子于是轻装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1个多小时以后回来了,老人还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年轻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各自离去。
几天之后,北大开学典礼,这位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先生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2.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日本的田中耕一既非教授,又非硕士、博士。他只是“日本企业社会最低层”的一名普通工程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甚至连同行专家对他也一无所知。田中发表论文很少,但他默默无闻,潜心钻研,于1987年发表一篇论文,在高分子研究领域提出了性质界定和结构解析的原创思想。经过十几年实践,这个思想已发展成为世界感应度、精确度最高的生物高分子分析 方法 ,受到欧美学术界高度评价,终于成为此次获奖的重要依据,诺贝尔化学奖评委主席称田中耕一是开启生物大分子新研究领域大门的第一人。
3.海尔集团CE0张瑞敏曾用朴素的语言对平凡与伟大做了形象的比喻,他说:"什么是不简单,就是能够把一些大家都公认简单的事情,千百遍地做好;什么叫不容易,就是能够把一些大家都公认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平凡的人不过是在相对较低的层次为社会和他人创造着价值与财富。但如果他能够在这个层次上贡献自身100%的智慧、精力和热情,与那些身在高层却贡献极少的人相比,谁又会是更杰出呢?
4.爱因斯坦成名以后,有一次,比利时国王和王后邀请他去做客。国王按约定时间派出宫廷的小汽车到火车站接他。火车进站了,司机到处寻找这位大科学家。在他的心目中,爱因斯坦一定是一位衣冠楚楚、很有风度的教授,可是直到旅客全部散尽时也没有找到这位大科学家的影子。他只得怏怏不快地空车而回, 报告 国王:“教授今天没有来。”半小时以后,爱因斯坦步行到达了王宫。人们一打量他:穿着一件满是灰尘的破雨衣,脚上是一双旧皮鞋。只看衣冠不认人的司机怎么想得到,他就是那个声名显赫的科学家呢?
5.著名喜剧演员赵丽蓉因肺癌辞世,引起中国百姓的无限惋惜。追悼会那天,竟有近两万多不知名者赶到现场,为这位平民艺术家送行。
赵丽蓉在1989年 春节 之夜,以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而名扬天下。其实,她早就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演员,她与评剧明星新凤霞合作的剧目《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无疑已成为中国艺术的瑰宝。后来,赵丽蓉连续几年参加春节晚会,不顾六七十岁的高龄,也从不摆大腕的架子。排《打工奇遇》时,要当场写“货真价实”四个字,根本没接触过书法的她硬是在家中苦学苦练,竟在演出时写得挥洒自如。演出《中国功夫》时,她的脚肿得穿不上鞋,但仍咬着牙在舞台上踢腿飞脚。最后一年,她在查出癌症的情况下,边吃药边坚持排练,一个英文字母也不懂的她听着磁带一句句背下了《泰坦尼克》主题歌,居然唱得绘声绘色。
赵丽蓉忍着自身的苦痛,给百姓带来了欢乐,国人也期望了解她。但有人要给她写自传时,她说:“出那个干吗?让人家说三道四的。再说出书不就是挑好的说,挑好的写……”乃婉言谢绝。临终时,她嘱咐子女:“我就是一个老百姓,要平凡地来,平凡地走。”赵丽蓉的小品,让社会巨变中的中国百姓感受到一种最高的精神关照,在平凡中怀着崇高和正义。
2022平凡中的伟大的最新素材
1.梅有其香,雪有所白。每个公民的生命过程,都是追寻人生价值、自我求证的过程。然而,每个人因人生经历、成长环境、自身性格和受 教育 程度的迥异,导致所从事的职业、在社会的分工、对他人的贡献不尽相同。但这并不表明只有英雄、俊杰才是伟大的人物。英雄人物毕竟凤毛麟角,而社会则是由无数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甚至有许多缺点乃至卑鄙的人所组成。要知道,伟大的内涵是相同的,但实现伟大的方式却各有不同。
2.平凡的人同样可以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以淡泊的心境渡过平凡而又真实的一生!雷峰一生所做的事都很平凡,但他依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美名依然代代流传;孔繁森所做的事也很平凡,但他依然是我们的楷模,他的先进 事迹 仍然让许多人感动着,平民英雄周光裕更是平凡的人,但他却闪出了耀眼的火花……
3.是朵朵鲜花的平凡绽放,才点缀出浩瀚花海,如烟如霞;是株株青草的无畏生长,才铺陈出苍翠草原,辽阔似画。平凡的行动,诠释着高尚的品质,平凡的付出,体现着精神的伟大。橡树扎根泥土,聆听内心的声音,奋力生长,终高大挺拔,叶繁如炬,给鸟儿栖息,为游人遮阴,诠释着如何用生命平凡勾勒无私奉献,用简单的爱将世界装点得无比美丽。所以说,平凡,孕育着伟大。
平凡中的伟大的 名言 警句
1、最卓越的东西,也常是最难被人了解的东西。——英格索尔
2、最伟大的人不是轻视日常小事的人,而是对这些事情予以缜密的注意并加以改进的人。——史迈尔斯
3、最深刻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托尔斯泰
4、只有平凡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实际上只有远离矫饰或特异的地方,才真实。——费狄拉
5、真正的伟人往往是平凡的;他们的行为既不做作,也不虚饰。——克林凯尔
6、真实的暗疾是渺小,伟大的暗疾是虚伪。——法国
7、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
8、伟大和显赫并不意味着是优秀的。——弥尔顿
9、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易卜生
10、伟大的目标形成伟大的人物。——埃德慕斯
2022关于平凡中的伟大的人物作文素材相关 文章 :
★ 2022高考满分作文素材8篇
★ 2022抗击疫情的作文材料10篇
★ 关于生活中逆行者的作文素材精选大全
★ 2022钟南山抗击疫情的故事作文5篇
★ 2022高考热点作文素材10篇
★ 2022优秀教师先进典型事迹素材
★ 平凡的伟大中考议论文800字精选5篇
★ 平凡与伟大高中议论文满分作文800字
★ 中小学生作文《平凡与伟大》5篇2020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素材大全
平凡中的伟大作文人物素材积累
有一些素材看起来与文题关联不大,但如果善于变通,巧妙处理,完全可以成为文题合适的题材。我整理了平凡中的伟大作文素材,供大家参考。
平凡中的伟大作文人物素材
素材一
致敬,每一束救死扶伤的凡人之光。“我参加过非典治疗有经验,第一批我来!”“这辈子我为什么,不就是为了病人嘛!”“我现在还干得动!”……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身在何方,他们不惧不退,向着最危险的地方进发。哪怕口罩磨破了脸颊,汗水湿透了衣背,消毒水泡烂了双手,都挡不住他们战“疫”的脚步。为民战“疫”,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们以医者仁心带给我们震撼人心的光亮。
素材二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战“疫”中,举国上下心手相牵,激荡着家国情怀。那些在爱人不舍的泪光中离别的白衣战士,那些星夜奔驰在紧急驰援路上的身影,那些为居民、旅客、员工防疫严格把关的普通人,他们何尝不是这个冬天里最暖的音符。他们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千千万万个平凡的他们,为爱国主义精神增添了理性的厚度,也让自强不息、守望相助的民族基因融入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之中。
素材三
战“疫”中,不惧是青春的模样。“哪有什么超级英雄,只是一群孩子换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守护大家”。武汉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23岁医生甘如意,4天3晚骑车、搭车,辗转300多公里,拼了命也要回到一线;武汉市肺科医院22岁护士张美玲,鼻骨骨折却推迟手术,“虽然很疼,但穿上防护衣服我就是战士”;武汉公安局武昌分局24岁民警王李承,赶在封城前连夜返回武汉,负责武昌方舱医院及周边防控……全民战役中,青年是重要而又强大的力量。
高考平凡中的伟大作文素材
素材一
伟大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奇迹,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顽强拼搏、甘于奉献、忘我奋斗,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
武汉一家医院有位护士名叫甘如意。今年春节期间,她回到300公里外的老家探亲。当得知武汉“封城”急需医护人员的时候,她义无反顾,决定返回武汉参加战斗。但是,当时交通中断,这个20多岁的女孩,硬是凭着骑车加步行,花了4天3夜走完300多公里返回岗位参战。
素材二
在汶川抗震中,80后作为中流砥柱,谱写出令世界惊叹的波澜战歌;12年间,90后逐渐接过80后的火炬,玉树地震、上海世博,中国制造、科技创新,他们成为了共和国朝气蓬勃的生力军;12年后,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也成为了中流砥柱,
曾经被世界守护的90后甚至00后,扛起了守护世界的大旗,他们用专业与敬业,用知识与韧性,让“前浪”们竖起了大拇指。
素材三
今天,中国的劳动大军正在逐步“迭代”,“80后”“90后”甚至“00后”已经成为建设生力军,这些年轻人继承并发扬着他们父辈的敬业精神,“闻鸡起舞”“只争朝夕”就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我们可以从中国新一代年轻劳动者身上,感受到他们传承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精气神”,这不正是中华民族兴旺的底气所在吗?
关于平凡的名人事例三个
1、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
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在周总理身上,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
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化身!
2、邓小平厉行节俭伴随他三落三起的一生,有许多感人的细节,魅力无穷,再三回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在一些先阔起来的人已把节俭看作小气抠门,把浪费当成促进消费。
但是这些人完全忘记了我们资源匮乏的国情。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在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中,已有四百多个供水不足。“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
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资源危机观。厉行节俭,是应对资源短缺的最重要的选择。今天,深感水荒、电荒、煤荒、油荒切肤之痛的我们,应比白居易更加具有节俭的紧迫感,深深感到领袖们厉行节俭的细节魅力的永存。
3、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4、雷锋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
他帮助同志学习知识,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
战友小韩在夜里的出车中棉裤被硫酸水烧了几个洞,雷锋值班回来发现后,把自己的帽子拆下来一针一针地为小韩补好裤子,轻轻地盖在他身上。知道这个情况的乔安山说:“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半宿都没睡!”
一件件平凡而又乐于助人的小事,造就了我们的英雄雷锋同志。
5、李素丽,女,汉族,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1962年出生,1987年入党。
她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1996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
6、孔繁森18岁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殉职,时年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