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施济美简介

施济美

更新时间:2019-08-16 13:23

施济美(1920~1968),小名梅子,曾用笔名方洋、梅寄诗,浙江绍兴人。民国36年在上海出版了两本小说集:《凤仪园》和《鬼月》,《凤仪园》在一年之内印了三版。接着,写长篇小说《莫愁巷》,约20万字,曾在香港出版,还改编为电影,由朱石麟导演,李清、陈娟娟任主角。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施济美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20

逝世日期:1968

简介

2

童年到少女时代在扬州祖父故居度过。15岁来沪就读于培明女中高中部。民国26年(1937年)中学毕业后考入东吴大学经济系。施济美,民国31年大学毕业,恰值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进入租界,家庭经济困难,施济美不愿到待遇较优的日本人或汉奸投资的公司工作,宁愿去当薪水菲薄的教师,曾先后任集英中学和正中女中教师。

由于施济美的朋友中有一些爱国人士,施也一度成为日本宪兵队捕捉对象。民国33年5月,日本宪兵到她执教的正中女中搜捕,她及早避到苏州友人家,才免遭敌手。施济美的恋人在上海沦陷后即去武汉,后到四川,一边抗日,一边读书,不久遭敌机轰炸遇难。施济美在沪闻讯,悲痛欲绝,从此终身未婚。抗战胜利后,施济美曾在上海市立第一女子中学、进德女子中学任国文教员。

文学创作

3

施济美还从事文学创作。东吴大学和东吴附中的毕业生中有不少女性写作者,较为著名的有程育真(程小青之女)、郑家瑷、杨绣珍、汤雪华(胡山源之寄女)、俞昭明、施济美等,当时有"东吴女作家"之称。其中施济美的作品最多,影响最大,在当时沪上文坛享有盛誉。共发表过数十万字的小说和散文,刊登在《万象》、《春秋》、《幸福》及《小说月报》等刊物上,受到广大读者喜爱。

建国后

4

建国后,施济美一心从事教育工作,曾任七一中学语文教师兼语文教研组长。讲课生动,解说中肯,曾多次举行观摩教学,被誉为"施济美水平"。

在"文化大革命"中施济美被迫害致死。"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施济美举行了追悼会。

生平

5

施济美(1920—1968),笔名梅子、方洋、梅寄诗、薛采蘩,祖籍浙江绍兴,生长于北京。其父施肇夔供职于北洋政府外交部,是顾维钧的得力助手。1927年国民党政府南迁后,全家随父亲搬到南京。1935年,施济美考入上海培明女中就读,与同窗俞昭明结为好友,由此结识时为上海浦东高中学生的俞昭明之弟俞允明,逐渐发展为知己的恋人。

1937年夏天,三人一同考入东吴大学经济系。“八·一三”事变后,俞允明改入武汉大学就读,随校西迁四川乐山。而南京沦陷后,施、俞两家在施济美的机智指挥下,共同逃往上海。不幸的是,1939年8月19日,俞允明在惨无人道的日机轰炸中遇难。施济美强忍悲痛,模仿俞允明的笔迹继续为俞家二老写家书,并且终身未嫁。

1942年大学毕业时,“孤岛”全面沦陷,远在巴黎驻法大使馆任职的父亲对家中的接济完全中断。即便如此,她仍然拒绝到待遇优厚却有日资背景的保险公司任职,宁可做收入微薄的教师,甚至更因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