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娄妃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西上饶
逝世日期:1519
人物介绍
娄妃(?—1519),名素珍,上饶信州区人,明代女诗人、书法家,博学多才且颇有政治见地。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五世孙朱宸濠的正妃。其祖乃成都训导、理学家娄谅(1422—1491),字克贞,号一斋,后人誉之为“名儒高足,心学前驱”,主要著作有《日录》40卷、《三礼订讹》40卷,其中《春秋本意》12篇为名著,皆失;其父娄性,字原善,号野亭,明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官至郎中,撰写过《白鹿洞院田记》。
娄妃色美而工词章,性贤明,晓大义。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欲反,娄妃多次泣谏劝阻,曾写《题樵人图》诗一首:“妇语夫兮夫转听,采樵须知担头轻。昨宵再过苍苔滑,莫向苍苔险处行!”后宁王反叛,被巡抚南赣都御史王守仁(即王阳明)平定,朱宸濠被擒,于槛车中泣曰:“昔纣用妇人言亡天下,我以不用妇人言亡其国,今悔恨何及!”朱宸濠事败,后在狱中,“每饭必别具馔祀之,言及,辄叹曰:“负此贤妇也!”
后世纪念
娄妃投江后,她的尸体并未顺流而下,而是缓缓倒流至南昌。王阳明为了表彰娄妃的义烈和贤德,在南昌城边、赣江南岸修筑了一座娄妃墓,不少文人骚客也在此题诗留念。明代上饶人、湖广参政郑毅写诗颂娄妃说:“道义传心有定论,贤妃原是一斋孙”。清代临川人李绂写有《过宸濠故居吊楼妃》诗,赞美娄妃的明智、贤淑和节烈:“女智莫如妇,召常闻斯言。不听妇言败,宸濠毋乃颠。吾闻娄一斋,理学承薪传。贤淑见诸孙,大节光逆藩。阳明昔志道,娄公启先鞭。于妃宜敬恭,世讲明渊源。?槥葬以礼,彼昏徙拳拳”。清代诗人张凤翥路过娄妃梳妆台,也曾赋七律一首,其中说:“青丝莫挽奸雄气,红粉终留激烈身。替想幽魂谁比洁。菱花镜里大江滨”。
清乾隆初年,布政使彭家屏修其墓时碑题:“前明宁王庶人宸濠娄妃墓在此。”后人对娄妃最为推崇的,要数清代乾隆时期的著名诗人,戏剧家蒋士铨。乾隆十六年(1751年),蒋士铨应聘来修《南昌县志》,得知娄妃墓在南昌城德胜门
现存诗作
现存诗作,皆托讽寓意之作,颇为工巧。
春晴并辔出芳郊,带得诗来马上敲,
著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
金鸡未报五更晓,宝马先嘶十里风。
欲借三杯壮行色,酒家犹在梦魂中。
妇唤夫兮夫转听,采樵须是担头轻。
昨宵雨过苍苔滑,莫向苍苔险处行。
画虎屠龙叹旧图,血书才了凤眼枯。
迄今十丈鄱湖水,流尽当年泪点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