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北京市名人 > 林同骥简介

林同骥

更新时间:2019-08-26 13:58

林同骥(1918年——1993年),1918年12月12日生于北京,1938至1942年在重庆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学习,获学士学位。著名流体力学家。在稀薄气体力学、高超声速、跨声速空气动力学和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等广泛的领域中都有重要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再入飞行器防热、再入物体的表面烧蚀和不可压缩振荡流等方面,为中国航天事业和海洋工程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93年7月29日,林同骥逝世于美国,终年75岁。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林同骥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中国福建

出生日期:1918年12月12日

逝世日期:1993年7月29日

职业:科学家,流体力学家

毕业院校:重庆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

代表作品:《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

人物履历

2

1942—1945年 任四川南川第二飞机制造厂检验员。

1945—1946年 任英国卜力司土飞机制造厂实习工程师。

1946—1948年 英国伦敦大学航空工程系研究生院学习,获博士学位。

1948—1953年 任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及贝克莱加州大学博士后及研究员。

1953—1955年 任美国布朗大学研究员。

1955—1970年 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57年任研究员。

1970—1974年 任第七机械工业部207所研究员。

1974—1978年 任第七机械工业部701所研究员、副所长。

1978—1982年 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1979—1990年 任《力学学报》副主编、主编。

1980年 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学部委员,1982年起,任常务委员。

1982—1986年 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1983—1991年 任亚洲流体力学学术会议副主席。

19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生平

3

林同骥,1918年12月1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福建福清。祖父为清代进士。父亲林鼎章,早年中举,民国后攻读法律,是一位法官,曾任最高法院庭长。母亲操持家务,家境小康。父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林同骥在11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年幼时兄姐们刻苦攻读的情景对他有着较深的影响,大哥林同济是30年代美国密西根大学毕业的博士,回国后在复旦大学研究莎士比亚文学,是国内外颇有影响的学者。二哥林同炎(1911—2003),祖籍福清市东瀚镇东瀚村,美国工程院院士,世界建筑结构及桥梁建筑大师,作为世界著名的桥梁工程专家,曾获美国总统国家科学奖章。堂兄林同骅(1911—2007),祖籍福清市东瀚镇东瀚村,美国土木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幼年时,林同骥插班上过一年多小学。1932年夏,他在北京汇文中学开始了中学生活。1933年到1937年他随家迁往南京,就读于南京金陵中学。中学时代的林同骥聪敏

展开阅读全文 ∨

重大贡献

4

40年代中期,航空进入喷气飞机时代。为了提高推进效率,压缩机、涡轮和螺旋浆都采用复杂的翼型截面设计。以此为背景,林同骥研究了翼型截面柱体的圣·维南扭转和弯曲问题。利用复变函数,给出双曲翼型内域的保角变换,构造了有效的周线积分,提出了翼型截面内奇点的消除方法,从而获得不同厚度和不同弯度的翼型截面柱体圣·维南扭转和弯曲问题的精确解析解。

根据航空器薄壳结构和在高速飞行下产生高频振动现象,他研究了圆柱壳的轴对称型振动,提出并解决了高频振动下壳壁截面的转动惯量和横向剪切的双重效应影响问题。

林同骥在弹性力学方面的上述研究工作,在当时从方法上和结果上都具有独创性。

随着“声障”的突破,航空器呈现向高速高空发展的趋势。当时,稀薄气体高速流动的研究起步不久,许多基本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验上进行探讨。例如,总压的测量是流体力学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在稀薄气体情况下,边界层中存在滑移效应,在利用皮托管测总压时,它会给驻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