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曲诗文简介

曲诗文

更新时间:2019-10-13 09:48

曲诗文(1849—1914)清末农民起义领袖。亦作士文,山东莱阳人,辛亥革命前,即清末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山东莱阳县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人民抗捐抗税斗争。曲诗文就是领导这场反封建斗争的著名领袖。翌年起义失败,流亡他乡,后被捕,惨遭杀害。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曲诗文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莱阳

出生日期:1844年

逝世日期:1914年

主要成就:清末农民起义领袖 成立“联庄会” 反封建斗争的著名领袖

人物简介

2

姓 名:曲诗文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籍 贯:山东莱阳

出生年月:1844年

牺牲日期:1914年

组织抗捐抗税斗争

3

1910年,莱阳遭灾,麦收无望,当地贪官污吏却借举办“新政”为名,增设苛捐杂税,百般勒索。是年4月21日,他召集各村代表20余人,在县城西北唐家庵聚会,商量成立“联庄会”,以联合各村群众抗捐抗税,并向官府劣绅讨还“积谷”,被推为会长。不久又联合50多名骨干分子,再次“拜盟立会”,发誓“反对‘新政’,抗不纳捐”。5月21日,率领数千乡民赴县署,要求清理官绅侵吞的“积谷”,减免税捐,官府下令拘捕。6月10日,在城西九里河集众四、五千人,再次向县令朱槐之提出清算积谷,废除苛捐的要求。并于次日赴柏村庄,拆毁劣绅王景岳院宅,声言进城严惩贪官污吏,朱槐之不得不同意“联庄会”的要求。6月27日,奎保接任县令,推翻“联庄会”要求,并下令镇压。7月3日,他传令集众于南岚村,正式宣布起义,发布檄文,痛斥清统治者“行苛政,阴险惨毒”,并庄严宣称。“今天赐我以济民之任,吾必杀尽贪官污吏与诸绅士,斩草除根。”遂将人马

展开阅读全文 ∨

拜盟立会闯县城

4

曲诗文(公元1849年—1914年),莱阳城西柏林庄人。他自幼务农,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领导抗捐抗税斗争这年,他已年逾花甲。由于他性情刚直,见多识广,又乐意为穷乡亲抱打不平,因而深得群众爱戴,人们都叫他“曲大爷”。

宣统二年春天,莱阳遭遇寒霜,麦收无望,粮价飞涨,乡间断粮绝炊的农户“十居其九”。这时,当地的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根本不顾饥民死活,却借推行所谓“新政”之名,增设种种苛捐杂税,向人民肆意摊派,百般勒索,致使人民的负担“骤增至数十倍”。面临春荒,老百姓已无法糊口,再加上封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更使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曲诗文挺身而出,他决心通过斗争,为乡亲们争得一条活路。

1910年三月十二日(公历4月21日),曲诗文召集各村代表二十余人,在县城西北的唐家庵聚会,商量成立“联庄会”,以联合各村群众抗捐抗税,并议决同时发动众乡亲,向官府和劣绅讨还“积谷”。“积谷”本是早年各乡人民储存的一万

展开阅读全文 ∨

举刀挥众战官军

5

抗捐抗税斗争的初步胜利,使省城济南的封建统治者坐立不安。五月二十一日(公历6月27日),山东巡抚孙宝琦将朱槐之革职,改派一名叫奎保的接任县令。奎保一上任,即把“联庄会”的要求全部推翻,并下令严拿曲诗文。同时,孙宝琦又派候补道员杨耀林督兵百余人,也凶神恶煞般地向柏林庄扑来。这伙官军沿户搜查,肆行淫掠,随意开枪屠杀百姓,深深激怒了曲诗文和广大群众。

五月二十七日(公历7月3日),曲诗文传令集众于南岚村,正式宣布武装起义。他发布起义“檄文”,痛斥清朝统治者“行苛政,阴险惨毒”,庄严宣称:“今天赐我以济民之任,吾必杀尽贪官污吏与诸绅士,斩草除根。”县城外九里河一带成为起义队伍活动的基地,大营就设在柏林庄的大庙内。曲诗文又将队伍分为四路,分别由于祝三、李寿山、马老三,钱金山任东西南北各路指挥,决定各路人马迅速包围莱阳城。当时,参加起义的数十万群众,都自备食物,驻扎于沿河岸边,并昼夜轮班赶制火药、大炮,誓

展开阅读全文 ∨

至死不屈

6

曲诗文领导的抗捐抗税斗争虽然失败了,但这场斗争震动全国,揭开了山东辛亥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起义失败后,在人民群众的掩护下,曲诗文逃往外地,埋名隐姓,辗转藏匿。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前夕,他又联合招远县郭福年,准备再次攻打莱阳城。至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在北洋军阀袁世凯的黑暗统治下,曲诗文从外地潜归家乡,继续联络各乡群众,动员人民与反动统治者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因此遭到敌人的仇视和搜捕。

这年深秋的一个夜晚,曲诗文刚从外地回到家中,就听见有人叫门。他披衣出来开门,几个奸细和官兵一拥而上,把他捆了起来。接着,曲诗文的大儿子曲洪彦和三儿子曲洪昌也被一起逮走。在莱阳城大牢里,曲洪彦被吊起来抽打,曲诗文眼见儿子遍体鳞伤,却不吭一声,最后,他对紧咬牙关的曲洪彦说:“真不愧是曲诗文的儿郎!”三天后,莱阳县知事周大封将曲诗文押送烟台。在袁世凯的爪牙烟台镇守使聂宪藩的衙门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