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袁乃晨简介

袁乃晨

更新时间:2019-11-15 08:27

袁乃晨,1919年12月生,中国电影导演,中国电影译制片之父。河北雄县人,1935年到北平就读于知行实习学校。翌年转入北平念第一中学,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6月,袁乃晨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1952年11月任中央电影局翻译片组组长。1954年1月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副导演。1956年8月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1983年9月离休。2015年10月5日,在长春逝世,享年97岁。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袁乃晨

别名:原名高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雄县

出生日期:1919年12月

逝世日期:2015年10月5日

职业:电影导演

主要成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开创“对口型”译配法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荣誉奖章

代表作品:《普通一兵》

人物经历

2

1935年,袁乃晨开始在北平就读于知行实习学校。1936年,转入北平第一中学。1938年,参加八路军冀中军区三纵队独立第一支队二团,担任政治处宣传干事;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袁乃晨被送到一二零师二支队战捷剧社任演员,后担任戏剧队长、副指导员等职。1943年,担任晋绥鲁艺分院戏剧班班长。1945年9月,担任120师政治部战斗剧社演员。

1946年,袁乃晨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担任演员剧团副团长。1947年,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中饰演营长。1948年,执导科教片《预防鼠疫》。

1949年,开始执导译制片,并完成了中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该片反映前苏联近卫军战士马索特洛夫英勇事迹;在译制过程中,他开创性地运用了翻译影片“对口型”的译配方法;同年,完成剧情电影《俄国问题》译制工作。

1952年11月,担任中央电影局翻译片组组长,主管全国翻译影片工作。1953年,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3

袁乃晨的妻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电影剪辑师刘英。2015年10月6日,袁乃晨逝世,享年97岁;10月7日凌晨3时30分,刘英逝世,享年85岁;10月8日上午,袁乃晨的遗体告别仪式在长春息园西厅举行。

主要作品

4

时间

名称

职务

1954年

《英雄司机》

1956年

《马》

电影

1958年

《悬崖》

电影

1960年

《昆仑铁骑》

电影

1963年

《两家人》

电影

1974年

《向阳院的故事》

电影

1976年

《辕门斩子》

戏曲片

1978年

《蝶恋花》

舞剧

1976年

《辕门斩子》

电影

1983年

《风云初记》

电影

人物评价

5

袁乃晨有着矫健的身躯、流畅的言语、严谨的思维、丰富的表情、认真的态度、生气勃勃的创造精神,他对演员的要求十分严格。在舞台上他灵活自如,而且他聪明好学,在转作故事片导演后,他把以前在部队中的经历运用到所拍摄的影片中,因此他的作品朴素、真挚、感人,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人物刻画真实,有个性。同时,他日常生活俭朴,少许吸烟、不嗜酒,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关心国家大事。他也是一位心直口快、内向、热心肠的人,从不张扬自己(《电影文学》、《电影艺术》、新浪娱乐综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