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高崇民简介

高崇民

更新时间:2020-01-06 22:09

高崇民(1891—1971),辽宁省开原县人,曾任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第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的忠诚战士。崇民同志立场坚定,襟怀坦白,刚直不阿,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他以民主人士身份努力为党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崇民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真理追求革命的一生。他的革命业绩与实践,处处展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共产主义思想。毕生奋斗堪为人杰。周恩来总理称他是“东北人的榜样”。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高崇民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辽宁省开原县

出生日期:1891年

逝世日期:1971年

职业: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毕业院校:东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系

信仰:共产主义

人生经历

2

高崇民(1891—1971),辽宁省开原县人,早年就读于奉天(今沈阳)省立农林学堂,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3年赴日本入东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系攻读。

1915年曾被选为回国宣传抗日倒袁代表之一,到上海进行宣传活动。

1919年毕业后回国,任北京《正言报》编辑,后与人合办《正俗报》。

1922年参与组织东北民治俱进会,任黑龙江省分会会长,不久调总会工作。

1923年因撰写《告东北同胞书》反对日本续租旅大被驱逐,组织被解散。

1925年到哈尔滨中东铁路特区从事教育工作,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7年被反动当局押回原籍。

1928年参与组织国民外交协会等爱国团体,进行抗日爱国宣传。

1929年起任奉天省农务会会长、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张学良的秘书等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北平,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9月参与发起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任常务委员兼总务部副部长。

11月率流亡北平的东北青年和学生赴南京参加南下请愿团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家世

3

高崇民同志祖籍山东省登州府蓬莱县。地处山东半岛最北端,物产丰富,人烟稠密。但是,在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盘剥下,劳动人民却过着啼饥号寒的生活,如遇水旱虫雹等天灾,贫苦农民就不得不背井离乡,流徙外地。

高崇民的先祖,世代贫苦,在其高祖一代,由于生计无法维持,举家走上了“闯关东”的道路。根据一些资料推断,大约在1794年,全家冒着极大的风险,由山东蓬莱乘船偷渡渤海,迁居到盛京(今辽宁省)辽阳县牛蹄崖。后又由辽阳牛蹄崖转迁到开原县柴河沟靠山屯。从高崇民的高祖以下,凡五代人,经历整整一个世纪,都出身贫苦,同其他劳动人民一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发建设祖国的东北。

高崇民的父辈兄弟都排景字,父高景芳,字葆如,号东圆,一份关于高崇民之父的新材料:《行述》,约2500余字,是高崇民于1934年12月9日在北平(今北京)为父亲举行遥祭时写成的,近似传记,为我们研究高家迁到开原的情况提供了第一手材料。《行述》是高存信、

展开阅读全文 ∨

家庭影响

4

高崇民自幼聪明,颇受其父母偏爱,自八岁起即受教于乃父,计有十年。父亲高景芳是他第一位启蒙老师。其父教子甚严,从不娇宠子女。他不仅要求崇民刻苦读书,还特别注意教育他爱祖国,明是非,做个正直的中国人。崇民小时候性格即倔强刚烈,顽皮淘气。十三岁时,其父见他学业长进不大,深为忧虑,就对他母亲说:“这孩子不训,将来恐怕不成器,何以报国为民?”母亲把这番话讲给他听,使他在思想上引起很大震动。他向母亲发誓:今后一定要奋发读书,急起直追。此后,他刻苦学习,经常挑灯夜读,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高崇民自传》回忆说:“先父常以儒家躬行实践相训勉,对于世俗之谓功名富贵,极为漠视,以为余(高崇民自称)后来痛恶贪官污吏之张本。”父亲常向他和学生们灌输爱国反帝思想,讲述中法、中日战争中帝国主义侵华罪行,激发了他和同学们的爱国反帝热情。特别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日本和沙俄侵略军都曾侵入他的姑姑家所在地——大盘岭,奸淫

展开阅读全文 ∨

革命历程

5

1909年(清宣统元年),高崇民十八岁时,父亲让他赴奉天省城(今沈阳)求学,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奉天省立农林学堂。值此,他结束了在父亲身边读书学习的少年时代。

1911年,他在奉天秘密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积极从事推翻清皇朝的革命活动。1914年在农林学堂毕业后,又考取开原县公费留学,遂东渡日本,入东京明启大学政治经济系。其间曾积极参加倒袁运动。1919年在日本留学毕业后返国从事过短时期的新闻、教育等工作,并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之中。

1920年夏,母亲郭氏因终日辛劳,体质很弱,染上痢疾。他闻讯后从奉天(沈阳)赶回家,护理病重的母亲。他和大哥式民日夜守护在母亲身旁,式民给母亲接大便,崇民给母亲洗衣裤被。一直侍候了四个月,直到母亲病故,终年五十五岁。母亲病故后,因弟弟妹妹尚年幼,父亲遂继娶蒋氏。继母蒋氏善良勤劳,未育子女,但全家仍和睦如初,以至于弟弟妹妹皆不相信其为继母。继母数年后逝世,享

展开阅读全文 ∨

革命主张

6

1919年,高崇民学成归国,先后在沈阳、哈尔滨参与组织“民治俱进会”、“启明学社”,传播反帝和民治思想。1928年,高崇民任奉天工商联合会总务长期间,领导了一场大规模的商民反附加警揖税的斗争,为此得到张学良接见,并深得张的赏识。不久即被聘为张学良的秘书。1929年7月,高崇民等人又成立了“国民外交协会”,经费由张学良资助。它在抵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维护国家的主权及民族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九一八”事变后,高崇民曾当面质问张学良缘何不抵抗。张感其诚,视为诤友。在高崇民辞去张学良的秘书职务后,张学良仍按月给高崇民生活费,支持高崇民从事救亡工作。此后高崇民在北平组织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张学良积极在经济和物资上给予帮助。大会上推举27人为“救国会”委员,分别为阎宝航、高崇民、卢广绩、杜重远、王化一、王卓然、黄显声、车向忱、金恩祺、梅佛光(梅公任)、钱公莱、张希尧、郑奠邦、杨大光、孙一民

展开阅读全文 ∨

引导青年

7

1937年6月,东北救亡总会成立,高崇民任主席团委员兼组织部部长。此后,在他的启发和引荐下许多青年投身爱国主义抗战潮流之中。例如:辽宁新民籍郑新潮,在抗战时期考入黄埔军校炮科尉官纵队,为积极抗战,涌动黄埔学潮,以学生代表的身份,面见蒋介石,强谏抗战未果,在爱国民主人士高崇民、于毅夫的启发和引介下,郑新潮带着6名黄埔毕业生奔赴延安。在陕南地区受到警备一旅政委习仲勋的接待,经他的推介受到毛泽东与朱德的接见,当时延安渴望需求炮兵军事人才,郑新潮在贺龙的安排下成为八路军军事学院首席炮兵教员(与刘瑞龙同住窑洞),并与张学良弟张学思、高存信同在抗大学习,结为两代挚交,郑新潮先后与郭化若、张志毅筹建延安炮校、宣化炮校、东北自治军炮校东北民主联军炮校、朱瑞炮校等。郑新潮成为八路军炮兵早期初创人之一,正是高崇民当时的启发和引荐使郑新潮走向革命道路,成为当时的我军炮兵专家和军马行家,为抗战和解放事业做出贡献。1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职务

8

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

1949.8.27

1953.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1949.10.1

1954.9.27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49.12.27

1971.7.29

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东北分院院长

1950.4.11

1954.9.9

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

1953.1.23

1954.9.9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1953.6.8

1971.7.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4.12.25

1971.7.2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4.12.25

1971.7.2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65.1.5

197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