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湖南省名人 > 长沙市名人 > 长沙县名人 > 杨开慧简介

杨开慧

(毛泽东妻子)
更新时间:2018-07-09 11:08

杨开慧(1901—1930),号霞,字云锦,湖南长沙板仓人(现长沙县开慧镇),杨昌济之女。1920年冬,杨开慧和毛泽东结婚,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毛泽东的助手。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去领导秋收起义,开展井冈山根据地斗争;杨开慧则独自带着孩子,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武装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坚持革命整整3年。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她拒绝退党并坚决反对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随之被害。1957年毛泽东为纪念杨开慧特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赞其为“骄杨”。杨开慧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杨开慧影视形象由李沁、赵韩樱子、周冬雨等饰演。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杨开慧

外文名:Yang Kaihui

别名:号霞,字云锦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县板仓

出生日期:1901年11月6日

逝世日期:1930年11月14日

职业:革命家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1922年成为中共党员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倡导、实践者

代表作品:《偶感》

饰演:李沁、赵韩樱子、周冬雨

配偶:毛泽东

子女: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

母亲:向振熙

人物生平

2

杨开慧1901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板仓。其父杨昌济是闻名三湘的学者,他思想先进,开慧虽为女儿身,但父亲也为她取了名、字、号。1904年,杨昌济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远涉重洋去留学,杨开慧在母亲向振熙的抚养下度过了童年。

1908年,杨昌济从国外来信,嘱咐杨开慧的母亲一定要送开慧上学,随后杨开慧破例进入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在当时的板仓女孩子还没有上学读书的先例,杨开慧开了风气之先成为该校第一批女学生,也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杨开慧在杨公庙小学读了三个学期后,转到离板仓五里路的储能学校。辛亥革命发生后不久,杨开慧回家动员不识字的妈妈也进学校读书,便和妈妈一起转到离家20多里的衡粹女校,妈妈读实业班,她读附设小学班,母女同校读书一时被传为佳话。后因衡粹女校要迁到长沙,杨开慧又转到麻林桥附近的县立第一女子高校,一直读到毕业。

1913年,杨昌济从国外归来,任教于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杨开慧跟随母亲陪伴从国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作品

3

主词条:偶感

杨开慧隐蔽于板仓老家时,1928年10月曾写《偶感》诗一首,五十多年后修缮故居时才得发现。诗中虽有别字漏字(特用括号标出),对丈夫的思念却凝聚纸上:

天阴起溯(朔)风,浓寒入肌骨。

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足疾可否痊?寒衣是否备?

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

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

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

兹人不得见,(惘)怅无已时,

良朋尽如此,数亦何聊聊。

念我远方人,复及教良朋。

心怀长郁郁,何日重相逢。

2015年,美国达特茅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高级统计分析员李忠泽意外发现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收藏着杨开慧1921年发表的三篇短文,揭开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也指出有关杨开慧及其父杨昌济的研究中几个广泛流传的疑似谬误。

耶鲁大学图书馆珍藏福湘杂志

2012年,李忠泽得知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收藏着两份关于福湘女校的史料,立即与他们联系。当他看到两页样件后发现其中一个是1921年6月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4

当年到过毛泽东家的一些人回忆称,杨开慧从外表看是位很文静、贤惠的女子,见到外人言语也不多。但从她留下的信稿和表现看,其内心世界丰富,意志异常坚强。

杨开慧受到父亲的教诲和环境影响,有许多自由,解放的新思想。在20世纪20年代,堪称社会上少有的蔑视封建习俗的思想解放的女性。这不仅体现为自由恋爱、不举行婚礼便组成家庭,更重要的在于她跟随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在共产党正式建立的几个月后便加入。她为革命不惜牺牲,也不仅是忠于爱情,更主要体现为信仰坚定。从政治角度上讲,这位站在时代前列的女性,确实无愧于“骄杨”之称!

2001年,时任人大副委员长彭佩云在杨开慧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评价说,杨开慧烈士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最早的优秀党员之一,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无论在革命蓬勃发展的时期,还是在白色恐怖的岁月,她都以满腔的热情,追随毛泽东同志致力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在她被捕

展开阅读全文 ∨

家族成员

5

父亲

杨昌济

伦理学家,教育家。曾赴日本、英国留学。任北京大学教授期间,协助蔡和森等筹措赴法勤工俭学旅费,介绍毛泽东去北大图书馆工作,以“欲栽大木拄长天”诗句明志。著有《劝学篇》等文,译有《西洋伦理学史》等书。他先后翻译和编辑了《西洋伦理学史》、《论语类抄》、《教育学讲义》等书,并著有《达化斋日记》、《杨昌济文集》。

母亲

向振熙

生于诗书世家。1888年与杨昌济结婚,生有一男二女。曾资助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杨开慧与毛泽东婚后,她与之同住长沙清水塘,掩护他们做地下工作,照看幼子。

哥哥

杨开智

1921年就读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今中国农业大学),为该校社会主义研究小组三名创建者之一。1927年后历任湖南省建设厅所辖常德山森林局局长,湖南省建设厅技士,湖南省农业改进所技士,中茶公司总技师兼茶师,湖南省农业厅技正兼研究室主任等职。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届湖南省政协委员。

堂弟

杨开明

1924年毕业于湖南省立

展开阅读全文 ∨

轶事典故

6

1920年冬天,杨开慧与毛泽东成婚。他们一不置嫁妆,二不坐花轿,三不布新房,四不办酒席,也没有送亲客。杨开慧独自一人提着一个装着衣服的小箱子,来到了毛泽东的住处第一师范教员宿舍,以同居来表示结婚,用他们的话来讲叫“不做俗人之举”。过了一段时间,才请来一些挚友吃饭,这顿饭总共用了6块大洋,吃到最后他俩向各位客人宣布:“我们结婚了!”

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潜回板仓看望母亲和孩子,被军阀密探发现,当晚凌晨80余人团团包围了杨开慧的家。她被逮捕时,连同8岁的儿子毛岸英和保姆也一同被抓去。她先被关在国民党的“清乡司令部”,怕有人劫狱,又转移到长沙陆军监狱。转移时,押签上注明:“最严重的政治犯,女共党杨开慧一名,附小孩一名,女工一名。”她带着长子毛岸英坐牢,面对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铲共队”的种种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你们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想从我的口里得到你们满意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

后世纪念

7

主词条:杨开慧纪念馆

杨开慧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县开慧镇,2007年开建,2010年11月16日起正式免费向社会开放。杨开慧纪念馆景区由杨公庙、杨开慧烈士陵园、板仓故居和杨开慧纪念馆四部分组成,故居、陵园、杨公庙三处属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占地面积6.4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

纪念馆是湖南省妇女儿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统一战线教学基地,长沙市党员教育基地,省内外40多所学校德育教育基地。

主词条:毛泽东与杨开慧(王华著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毛泽东与杨开慧》是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7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通过大量资料,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情感世界中的毛泽东与杨开慧,让读者了解到毛泽东与杨开慧是热恋中的情人、生活中的伴侣,更是革命道路上肩并肩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