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张謇简介

张謇

(清末民初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
更新时间:2018-08-05 20:03

张謇[jiǎn](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汉族,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省海门市长乐镇(今海门市常乐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张謇创办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纺织原料供应基地,进行棉花改良和推广种植工作;以家乡为基地,努力进行发展近代纺织工业的实践,为中国民族纺织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2015年4月18日,以我国近代著名状元实业家、教育家、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张謇命名的万米级载人深渊器科考母船“张謇”号开工建设。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张謇 zhāng jiǎn

别名:字季直,号啬庵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海门市长乐镇

出生日期:1853年7月1日

逝世日期:1926年8月24日(农历7月17日)

职业: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

信仰:实业救国

主要成就:发展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 发展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将南通打造成中国近代第一城

代表作品:《张季子九录》、《张謇日记》、《啬翁自订年谱》等

人物经历

2

清咸丰六年(1856年)张謇4岁时,由父开始教识《千字文》。5岁时因背诵《千字文》无讹,父令随伯、仲、叔三兄入邻塾,从海门邱大璋先生读书。但是张家祖上三代没有人获得过功名,也就是所谓“冷籍”。当时科举规定,“冷籍不得入试”。12岁时,謇父自辟家塾,延请老家西亭宋效祁先生授读其三子。14岁时,因效祁先生病故,父命謇负笈往西亭,从效祁先生的从子宋琳先生读书,膳宿其家。为了取得应试资格,张謇15岁时由他的一位老师宋琛安排,结识了如皋县的张家。张家同意张謇冒充自家的子嗣报名获得学籍。

同治七年(1868年)16岁时,那时考秀才要廪生具结,说明考生身家清白,无冒名顶替才能应试。廪生因张出身是通州还是海门,藉贯不明,加之是农民,非名门子弟,两地推诿,不肯具结“补廪”,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为了走上科举正道,经宋琛安排,謇冒用如皋县人丰利大户张铨儿子张育才的名义报名注籍,经县、州、院三试胜出,得隶名如皋县学为生

展开阅读全文 ∨

挚交好友

3

沙元炳与南通张謇同科,而且意气相投。时值戊戌政变,国事日非,二人都无意仕途,张因守孝在家,创办学校和实业;沙亦辞官归里,致力教育和实业。二人不仅是同道好友,也是亲密战友,南北呼应,并驾齐驱,造福江海大地。沙元炳在“实业救国”的思潮影响下,追随张謇创办实业。他曾向南通的大生纱厂、广生油厂、新生面粉厂、资生铁厂投资;向上海长江大达轮船公司、通扬内河轮船公司、沿海垦牧公司投资。

顾延卿是如皋顾家埭人,和张謇是同科秀才,结成了知已朋友。他听说张謇受到丰利大户拘禁很是愤慨,认为“张謇借藉应试,本属无奈,怎能让小人贪财借题发挥断送英才呢?”顾延卿从家中凑足银两,到县里四处奔走,疏通了学官,在县衙上下打点,官员们都知道张世德告状细底,又受了顾延卿的疏通,都同情张謇,默许张謇逃出学宫,知县也不予追究。张謇逃离如皋直奔顾家埭,顾延卿派人在路上接他。两人相见感慨万分,张謇当场写了一付对联。“半世仇人张世德,一生知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贡献

4

张謇在南通所做的实业众多,大多是与民生相关的各类工厂,逐渐形成工业区,还建了码头、发电厂、公路,成为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基地之一。

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许多学校与事业单位的兴办在当时都是全国第一。他为民族工业和教育事业的贡献,被人们称为“状元实业家”。

张謇在当时对南通的建设已经有很清晰而前卫的规划理念,包括与西方建筑理念相结合的花园城市。这些理念的实践使得南通被现代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南通县图志》记载,1920年,唐闸人口近万户,已接近5万人。通扬运河沿岸工厂林立,商业繁荣。有人看到过当年国外发行的世界地图,中国许多大城市都没有标出,却在南通方位赫然印着“唐家闸”三个字。一个弹丸小镇因为张謇进入了世界的视野。

张謇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会长,江苏两淮盐总理。1912年南京政府成立,任实业总长,1912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

展开阅读全文 ∨

名人评价

5

很少有人简单地把张謇称为“商人”,他似官而非官,似商而非商,既无大权,也无巨富,但政治和社会声望极高,所以被称为“绅商”。用今天的视角来看,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职业经理人兼公益家。

毛泽东主席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海门的张謇”。

当代学者章开沅先生也指出:“在中国近代史上,我们很难发现另外一个人在另外一个县办成这么多事业,产生这么深远的影响。”由于张謇在南通的特殊地位,他的名字与南通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

胡适认为他在建设南通的过程中“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影响及全国”。胡适这样评价张謇: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丁文江在张謇追悼会上演说时曾指出:数年前余在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