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浙江省名人 > 绍兴市名人 > 袁雪芬简介

袁雪芬

(中国越剧女演员)
更新时间:2019-03-11 20:49

袁雪芬(1922.3.26~2011.2.19),女,浙江绍兴人,中国越剧泰斗,越剧袁派创始人,工正旦。袁雪芬1933年开始学艺,先后在杭州、上海等地演出。袁雪芬认真唱戏,洁身自励,持斋茹素。2011年2月19日下午2点,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袁雪芬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嵊县

出生日期:1922年3月26日

逝世日期:2011年2月19日

职业:越剧表演艺术家

信仰:马克思主义

主要成就: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越剧袁派(旦角)创始人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代表作品:《双烈记》《西厢记》等

人物简介

2

袁雪芬(1922.3.26-2011.2.19),浙江嵊州市甘霖镇上杜山村人。中共党员。历任上海越剧院院长、名誉院长,上海对外友协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等。11岁入四季春越剧科班,14岁开始在杭州演出。1938年到上海,1942年起致力于女子越剧改革。她的表演和唱腔柔婉细腻、朴实深沉,韵味醇厚,节奏明快,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被称为“袁派”。

袁雪芬参与整理并主演了传统戏《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编演了历史剧和现代剧《木兰从军》、《红粉金戈》等。1946年,演出了根据鲁迅小说《祝福》改编的《祥林嫂》。

袁雪芬1953年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1955年缅甸总理吴努授予她金质奖章。195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优秀影片奖”荣誉奖。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

越剧流派

3

袁派是袁雪芬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袁雪芬1922年生于越剧故乡浙江嵊县,11岁时进入四季春科班学戏,初学的是男班的丝弦正调腔,出科后与女子越剧四工腔时期的代表人物王杏花同台,唱腔受其影响比较大。1942年10月,袁雪芬倡导越剧改革,剧目多数为悲剧,越剧原来曲调单纯、活泼、跳跃的四工腔不能适应,袁雪芬从人物出发,在传统唱腔音调进行中,频繁地、重复地运用变音,就是7音,形成唱腔音调,逐渐形成一种激进的、下行的旋律的特点,呈现出哀怨深沉的唱腔格调。1943年1月的《断肠人》中“断肠人越想越断肠”这段唱就是代表。袁雪芬在1943年11月演出《香妃》时与琴师周宝才合作,在唱腔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初步形成了尺调腔的雏形,此后尺调腔逐渐丰富,不但使越剧唱腔在板式结构上得到了完善,在唱腔曲调上也增强了抒情性和戏剧性,为越剧音乐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并为流派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袁派就是在尺调腔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越剧最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生平

4

袁雪芬,1922年3月26日(农历二月廿八日)出生,浙江省嵊县杜山村人,越剧袁派(旦角)创始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1933年7月入四季春科班学戏,工青衣正旦,兼演武小生。满师后,一度与越剧早期名旦王杏花合作,唱腔和表演受到王杏花的影响。

1936年初到杭州演出,初挂头牌。秋初到上海演出。

1938年2月第三次来沪,此后一直在上海从事演艺活动。与名小生马樟花合演3年有余,演出《恒娘》等新戏,逐渐在艺术上崭露头角,被誉为“越剧新后”。

1942年夏,马樟花为旧社会恶势力迫害致死,使袁雪芬对邪恶当道的旧上海深感痛恨。

同年,袁雪芬在一些具有爱国热情的话剧艺术的启发和鼓舞下,同新文艺工作者一起在大来剧场倡导并开始越剧改革:以剧本代替原来幕表制,以导演排演代替原来的说戏,在舞台美术部门亦应用成套设计,演出了许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歌颂民族气节、反封建礼教的戏。在表演上除学习话剧的从人物出发和内心体验外,还吸

展开阅读全文 ∨

艺术主张

5

袁雪芬主张戏曲应当对社会起有益的作用,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积极演出针砭时弊的剧目。

“孤岛”时期与小生演员马樟花合演3年余,曾对《梁祝哀史》作了初步的去芜荐菁。演出《恒娘》等新戏,并上电台演唱,扩大了越剧影响,在艺术上崭露头角,被誉为越剧“新后”。为了摆脱当时社会上恶势力的纠缠,她认真唱戏,洁身自励,持斋茹素,不唱堂会,不拜“过房娘”,不屈服于社会上恶势力的威逼利诱,保持了作为艺人的尊严。从1942年10月起,在进步话剧的影响下,袁雪芬在大来剧场开始越剧改革,拿出自己的大部分包银,聘请专职编剧、导演、舞美设计、舞台监督,成立剧务部主持演出活动,在越剧界首次建立起正规的编戏、排戏制度;废除幕表制,使用完整的剧本;废除衣箱制,参照古代绘画,根据人物身份设计服装;打破传统的舞台形式,采用立体布景、油彩化装、灯光、音响,逐步形成综合的艺术机制。在表演上,博采众长,将话剧、电影重视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

袁派唱腔

6

在越剧唱腔艺术发展史上,袁雪芬是个重要的代表人物。1943年11月,她演出《香妃》时,与琴师周宝才合作创造了【尺调腔】,把越剧唱腔音乐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越剧音乐史上的“尺调时期”。越剧的所有流派,就是在【尺调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不断丰富的。袁雪芬创立的“袁派”,对越剧旦角唱腔的发展、提高和流派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戚雅仙、吕瑞英、金采风、张云霞等大家都曾接受过袁派的艺术营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造、发展,衍化出戚派、吕派、金派、张派。袁雪芬注重塑造有不个性的人物形象,真实细致地表现其内心情感,为此,她广采博取,大胆创新,以丰富的音乐语汇创造出一个个富有特色的越剧新腔及板式;在演唱时,坚持从人物出发,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唱法上擅长以情带声、声情交融,并用细腻而多样的发声处理和润腔方法,使唱腔韵味无穷。1940年代,袁雪芬以“悲旦”著称。为了真切反映中国妇女善良、温顺的性格和所遭受的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

袁派传人

7

朱东韵

方亚芬(上海越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

陶琪(南京越剧院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

华怡青(上海越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李沛婕(浙江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

陈慧迪(上海越剧院)等。

著名作品

8

《香妃哭头》

《香妃·哭头》(“听说夫君一命亡”唱段),是【尺调腔】的创始之作。1943年11月,袁雪芬演出《香妃》,在演到看见被杀害的丈夫小和卓木的头颅时,由于人物感情悲痛,她自然地突破了四工腔的旋律和调式、调性,将一腔悲情喷涌而出,琴师周宝才受到感染,紧密配合,即兴地改变定弦和伴奏与之适应,使整个唱腔的情绪委婉深沉、凄切悲恸,如“走上前去揭布望,一阵阵伤心袭胸膛”,唱腔中多次运用7音,组成了如泣如诉的音调,显得十分悲凄。又如唱到“咬紧牙关把布抢……”时,唱腔音调急剧上扬,速度加快,当香妃看到自己丈夫小和卓木的头颅时,不禁迸发出一声震撼心弦的叫头:“小和,小和,我那苦命的夫啊……”一句悲痛欲绝的哭头,随后紧接着是节奏缓慢的清唱“不由人一阵子哭断肝肠”,这句唱腔唱腔不但较多运用7音,还在唱法上运用下滑音、颤音的润腔方法使唱腔低回凄切,淋漓酣畅地表达了香妃肝肠欲断的悲痛心情。这种情绪,是传统的【

展开阅读全文 ∨

代表剧目

9

戏曲类

除去《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祥林嫂》三出影响最为深远的剧目以外,还有《王昭君》、《红粉金戈》、《黑暗家庭》、《香妃》、《绝代艳后》、《一缕麻》、《忠魂鹃血》、《凄凉辽宫月》、《相思树》、《山河恋》、《双烈记》、《梅花魂》、《白蛇传》、《秋瑾》、《壮丽的青春》、《火椰村》等等。

电影电视片类

1948年,黑白越剧电影《祥林嫂》,启明影业公司出品,主要演员还有范瑞娟、徐天红、张桂凤、吴小楼、张云霞等。

1950年,彩色越剧电影《越剧菁华》之双看相,文化影片公司出品,与徐玉兰、吴小楼、筱水招合作。

1950年,16毫米彩色电影《相思树》,文化影片公司出品,与金艳芳、张茵、胡少鹏、高剑琳等。

1953年,彩色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上海电影制片厂,与范瑞娟、张桂凤、吕瑞英等。

1978年,彩色宽银幕电影《祥林嫂》,上海电影制片厂、香港凤凰影业公司联合出品,与金采风、史济华、周宝奎等。

1979

展开阅读全文 ∨

任职情况

10

1978年底,袁雪芬重新受命担任上海越剧院院长,主持和组织了一系列新剧目的创作演出,并大力培养青年演员。1979年参加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日本。1985年退居二线,担任剧院名誉院长。1986年,以“艺术指导”身份与上海越剧院演出团参加巴黎第15届秋季艺术节,获格诸布尔市、里昂·维勒班市、勒阿弗尔市荣誉奖章和荣誉公民称号。1989年夏率团去美国演出。她曾担任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1995年起担任上海市白玉兰戏剧奖评委会主任。1955年缅甸总理吴努授予她金质奖章。195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优秀影片奖”荣誉奖。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2003年12月获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艺术终身成就奖——“表演艺术成就奖”,以及其他一些奖项。1991年7月起,

展开阅读全文 ∨

活动年表

11

建国前(1933.7~1949.10)

1933年7月入四季春科班学戏,工青衣、闺门旦,兼学绍兴大班和徽班的武戏。师傅为绍兴文戏男班艺人鲍金龙。满师后,一度与女子越剧早期名旦王杏花同台,唱腔、表演受到她的影响。

1936年到杭州演出,初次挂头牌。

1936年11月4日,农历丙子年九月廿一日,高亭唱片公司灌制女子越剧第一张唱片,A面为王杏花唱的《玉蜻蜓·游庵哭图》,B面为袁雪芬、钱妙花唱的《方玉娘哭塔》。

1937年再次到上海演出。

1938年2月15日,“四季春班”与“素凤舞台”合作演出于上海四马路小剧场,竺素娥领衔,袁雪芬为头肩旦,演员还有黄笑笑、任伯棠、傅全香、钱妙花、张桂莲等。演出剧目有《沉香扇》、《碧玉簪》等。

1938年8月13日,纪念淞沪抗战一周年,沪上所有越剧场子停演,而姚水娟、竺素娥主演的天香戏院,施银花、屠杏花主演的通商剧场,马樟花、袁雪芬主演的大来剧场,筱丹桂主演的老闸大戏院,姚月明

展开阅读全文 ∨

荣誉成就

12

1936年秋,随科班初次到上海,并参加灌制了女子越剧的第一张唱片

1942年10月起,在进步话剧的影响下,在大来剧场开始越剧改革

1943年11月演出《香妃》时,袁雪芬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了新的(尺调)腔,后被其他越剧演员吸收、不断丰富,发展成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衍化出不同的唱腔流派

1950年初,拍摄16毫米彩色越剧影片《相思树》,创造了新的(男调)腔。

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

1953年与范瑞娟合作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摄成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翌年获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

1955年缅甸总理吴努授予她金质奖章

195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优秀影片奖”荣誉奖

1965年演出《火椰村》时与琴师周柏龄合作创造了(降B调)唱腔

1986年与上海越剧院演出团参加巴黎第15届秋季艺术节,以“艺术指导”身份获格诸布尔市、里昂·维勒班市、勒阿弗尔市荣誉奖章和

展开阅读全文 ∨

书籍文献

13

1984年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的艺术道路》;

1985年9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

1987年5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唱腔选集》;

1997年10月袁雪芬作为总策划组织编纂的《越剧舞台美术》画册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2年8月袁雪芬撰写的《求索人生艺术的真谛——袁雪芬自述》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此外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及各种刊物上以个人名义发表的专业和学术文章不下百数篇,其中大部分文章被收入2003年12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