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湖北省名人 > 黄冈市名人 > 黄梅县名人 > 汤一介简介

汤一介

更新时间:2019-03-29 11:27

汤一介(1927年2月16日-2014年9月9日),男,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原籍湖北省黄梅县,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汤一介作为当代中国哲学界代表性人物之一,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还是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Research in Value and Philosophy)理事,第十九届亚洲与北非研究会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国际道学联合会副主席。2003年起,汤一介担任《儒藏》编纂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汤一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927年2月16日

逝世日期:2014年9月9日

职业:学者,教授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儒藏》首席专家

代表作品:《中国儒学史》

人物生平

2

1927年2月16日,汤一介出生于天津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祖父汤霖是清朝光绪十六年(1891年)的进士,父亲汤用彤是近现代中国哲学界融会中西、并接通中文和梵文的学术大师之一,任职北京大学副校长。

高中时,汤一介对西方文学发生了浓厚兴趣,而且试着写作了一些散文、杂文。

1946年,因为落榜,汤一介进入北京大学先修班。在此期间,他阅读了西方哲学和美学方面的作品,写了《论善》《论死》《论人为什么活着》几篇文章,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1947年,汤一介考取了北京大学哲学系,于1951年毕业。

1949年5月,汤一介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文学院有一个团总支,汤一介和他未来的妻子乐黛云就是在这里互相认识的。同年1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2年,汤一介、乐黛云结婚。

1956年,汤一介回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成为父亲汤用彤的助手,负责帮助整理他的著作。

1957年后,由于各种政治运动和学术批判风起云涌,汤一介也被投

展开阅读全文 ∨

学术成就

3

汤一介子承父业,和父亲汤用彤共同筑建了魏晋玄学的理论构想,这被看作是汤一介重要的学术成就之一。汤一介通过研究魏晋玄学的体系,找出魏晋玄学的内在逻辑,发展理路,突破了前人的研究方法,是对汤用彤魏晋玄学研究的补充。

汤一介尝试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从总体上提示出其概念、命题和理论体系。在《论中国传统哲学范畴诸问题》中,汤一介讨论了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问题,并为中国哲学建构了一范畴体系。在《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一文中,汤一介提出中国哲学常以三个基本命题来表达他们对真善美的观点,这就是“天人合一”(讨论“真”的问题,即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知行合一”(讨论“善”的问题,即做人的根本道理)、“情景合一”(讨论“美”的问题,即审美境界的问题),而“知行合一”与“情景合一”这两个命题是由“天人合一”而对宇宙人生不同侧面的表述。在《再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一文中,汤一介把中国哲学中的三大哲学家与

展开阅读全文 ∨

学术专著

4

《国学举要》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8月24日

《我们三代人》,2016年1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人物故事

5

汤一介,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对传统文化接触很早,并且有着比较深入的思考。1946年夏,汤一介参加了大学入学考试落榜,进入北京大学先修班学习。1947年夏天,汤一介再次参加大学考试,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进入大学后的汤一介,心无旁骛,专心致力于哲学。汤一介爱书,有一些书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多少年后,汤一介这样回忆道:“在我读了《绞刑架下的报告》后,似乎精神境界有一个升华,可以说我有了一个信念,我应做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人。在这几十年的生活中,在各种运动中我整过别人,别人也整过我,犯了不少错误,对这些我都自责过,反省过。但我在内心里,那种伏契克式的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情感仍然影响着我。人不应没有理想,人不能不热爱生活。”

1949年前,汤一介学习哲学,除了家学的影响之外,更多的是想去寻找真理、探讨人生的意义。19岁时汤一介曾经写出了《论善》《论死》《论人为什么活着》几篇文章,表达了自己的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6

“汤一介为人谦逊,对人随和。他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宽厚诚信,不怕艰苦。生命中经历的那些坎坷挫折自不待言,但他始终以宽容心对待所有的人和事,始终认真扎实地治学。而在学术上,他高屋建瓴。此前我国只有道藏、释藏,并无儒藏。而汤先生意识到这一点,便组织编纂,耗费毕生精力。身体力行把中华文化传播到国外,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了解中国文化。”(北大教授彭燕韩)

“汤先生不喜欢让人称他为大师,我们叫他大先生,是因为他让我们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他引领我们‘回家’。”(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

“汤一介先生是用生命做事的人,他的贡献不在于自己做了什么,而在于开风气之先,引领学术旗帜。”(《儒藏》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魏常海)

“汤先生是一位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性的学者,不但对中国思想研究深入,更对西方文化有着包容和理解之心,是个现代的开放的有思想的谦虚的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奥地利籍教授、汤一介奥地利籍学生雷立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