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河南省名人 > 开封市名人 > 白寿彝简介

白寿彝

更新时间:2019-04-03 09:50

白寿彝(1909年—2000年)回族,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光明日报》的创办者之一。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在北平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攻读中国哲学史。白寿彝把毕生的心血放在史学领域,他曾受教于冯友兰,师从顾颉刚。与郭沫若、臧克家、季羡林为好友。文革惨遭患难,他在中国交通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中国通史和史学理论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他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于1980年出版,江泽民、李鹏亲自致信贺书。该书已印刷30多次,累计印数100余万册,先后被翻译成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朝鲜文、罗马尼亚文等。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白寿彝

别名:姓白,字肇伦,又名哲玛鲁丁

国籍:中国

民族:回族

出生地:河南开封

出生日期:1909年

逝世日期:2000年

职业:史学家

毕业院校: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

信仰:伊斯兰教

主要成就: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

代表作品:《中国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中国交通史》

人物生平

2

1909年2月19日白寿彝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12岁入开封教会学校圣安德烈中学。

1925年考入上海文治大学,不久转学到河南中州大学文科二年级读书,受到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直接教诲。1932年获得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哲学史硕士学位,旋即被聘为北平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及禹贡学会编辑。

1928年,白寿彝在上海《民国日报》4月23日《觉悟》版上发表了《整理国故介绍欧化的必要和应取的方向》,这是白寿彝公开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当时,整理国故和全盘西化的争论很活跃。先生在文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张中西并取、用其所长,后来在他所写许多文章中,还不断反映这种观点。

1929年9月,白寿彝考入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此后三年,在黄子通先生指导下,研究两宋哲学,发表关于朱熹的论文多篇,后又编《朱熹辨伪书语》一书。白寿彝关于朱熹的论着,已发表者有《从政及讲学中的朱熹》、《朱熹对于易学的贡献》、《周易本义考》、《仪礼经传通解考证》、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3

白寿彝一生著述颇丰,他编著的《中国通史纲要》、《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中国交通史》、《回族人物志》等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影响。1999年,由他总主编的《中国通史》12卷22册全部出版,江泽民亲笔致信祝贺,对《中国通史》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通史》的出版,是中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

年份

发表和出版的刊物、图书

1928年

《民国日报》《整理国故介绍欧化的必要和应取的方向》。

1929年

出版《开封歌谣集》、《中国古代的龙风龟麟崇拜》和《关于处女的迷信》、《五行家底歌谣观》、《殷周的传说、记录和氏族神》,《民俗学和历史学》等文章;同年,创办《晨星》半月刊,《先秦思想界三大师》、《朱熹辨伪书语》、《从政及讲学中的朱熹》、《朱熹对于易学的贡献》、《周易本义考》、《仪礼经传通解考证》、《朱熹底师承》等。《朱子语录诸家汇编》148卷及其《序目》发表、《朱熹辨伪书语》。

1935年

创办《伊斯兰》半月刊,《大河杂志

展开阅读全文 ∨

担任职务

4

白寿彝曾历任中国民盟北京市盟委常委、中国回民文化协会副主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历史分会会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少数民族五套丛书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编委会顾问、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所长、古籍研究所所长等社会职务。

自寿彝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党的十大代表、十三大列席代表。从1956年起,他连续当选为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五届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法制委员会委员,六届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

改革开放后,白寿彝先生先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顾问、历史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史学史研究》主编等职,创建了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和古籍研究所。

后世纪念

5

为了纪念自寿彝对历史学做出的贡献,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设立“白寿彝学术研究基金”,成立“白寿彝学术研究基金会”,以此促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家庭成员

6

儿子:白至德

白至德与上海人民出版社因为《中国通史》的版权问题发生过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