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湖北省名人 > 黄冈市名人 > 红安县名人 > 叶君健简介

叶君健

更新时间:2019-04-07 19:35

叶君健(1914年-1999年1月5日)湖北黄安(今湖北红安)人。民盟成员。193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1938年在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政治部第三厅从事国际宣传工作,同年参加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香港主编英文刊物《中国作家》,任重庆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教师,1944年应聘赴英任中国抗战情况宣讲员,剑桥大学英王学院欧洲文学研究员,1949年归国,历任辅仁大学教授,文化部外联局编译处处长,《中国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主任。中国民盟中央委员,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叶君健

别名:马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省红安县

出生日期:1914

逝世日期:1999.1.5

职业: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毕业院校:武汉大学

主要成就:1949年归国,历任辅仁大学教授,文化部外联局编译处处长

代表作品:《土地三部曲》,《寂静的群山三部曲》

简介

2

叶君健(1914~1999),中国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笔名马耳。湖北红安人。1999年1月5日,逝世,享年85岁。妻子苑茵也是一名英语翻译家。

1933年到武汉大学攻读外国文学,课余开始创作。1937年出版用世界语写作的短篇小说集《被遗忘的人》。大学毕业后赴日本,教授英语、世界语。抗战开始后在武汉从事抗战文艺活动。后到香港,任英文版刊物《中国作家》主编,还将当时中国抗战文学的优秀作品译成外文在国外发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到重庆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任教。1944年去英国宣传中国人民抗日事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欧洲文学,用英文写成长篇小说《山村》,描写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山村中的农民带着陌生和惶惑心理卷入革命浪潮,还写了《它们飞向远方》和短篇小说集《无知的和被遗忘的》。

1949年秋回国,又投身于宣传家的事业,在对外文委工作,长期主编英文刊物《中国文学》。50年代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

3

叶君健是著名的小说家、文学翻译家和儿童文学作家,又是长期从事对外宣传工作的宣传家。

1914年,叶君健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的一个小山村里。童年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32年,叶君健考入武汉大学,攻读外国文学。从1933年到1936年,他陆续用世界语写了13篇短篇小说,包括《岁暮》、《王得胜从军记》等,于1937年结集为《被遗忘的人们》出版,署名马耳。

这些小说描写的是旧中国农村乡镇中的一些平凡而渺小的人物,如染上赌博习惯的长工,失业回乡的店员,到处流浪的江湖艺人等。世界语这种文字,在当时是世界上一些被压迫的弱小民族文学交流的有效工具。这些弱小国家的知识分子将自己的作品译为世界语,传达出自己民族的呼声。叶君健选择了世界语作为创作和翻译的工具,也是想要把中国这个当时被遗忘、被欺凌的民族的声音,传达到世界人民中间去。

《被遗忘的人们》在国际世界语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它被国际世界语领导人拉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小说

4

著有长篇小说《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寂静的群山三部曲》(《山村》、《旷野》、《远程》),散文集《两京散记》,文集《西楼集》,短篇小说集《叶君健小说选》、《叶君健童话故事集》等。另外译著《安徒生童话全集》等。他的《安徒生童话》前记,被选入上海九年级语文课本第四单元:步入书林第十四课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第六单元第27课《皇帝的新装》。

人物评价

5

《安徒生童话》现有80多种文字的译本,丹麦报纸有评论认为中文译本是最好的。文中认为“只有中国的译本把他当做一个伟大作家和诗人来介绍给读者,保持了作者的诗情、幽默感和生动活泼的形象化语言,因而是水平最高的译本。”为此,丹麦女王曾隆重授给叶君健“丹麦国旗勋章”,这是全世界《安徒生童话》众多译者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也是安徒生与叶君健作为作者与译者,因一部作品先后获得同样勋章的唯一先例。

叶君健一生共为世人留下500多万字的创作作品和300多万字的文学翻译作品,其中由他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全集》,已成为中国几代读者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还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对外文学刊物《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