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柳诒徵简介

柳诒徵

更新时间:2019-04-08 09:29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亦字希兆,号知非,晚年号劬堂。江苏省镇江丹徒人。17岁考中秀才,后就读三江师范学堂。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图书馆学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现代儒学宗师。1914年2月,应聘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历史教授;1925年北上,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女子大学和东北大学、1929年重返南京,任教中央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并曾任南京图书馆馆长、考试院委员、江苏省参议员。以柳诒征为南雍双柱之一的南京大学,是现代儒学复兴的策源地;以其为国学支柱的学衡派,成为后世新儒家的学术滥觞。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柳诒徵

别名:希兆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镇江

出生日期:1879年

逝世日期:1956年2月3日

职业:历史学家、图书馆学家、书法家

毕业院校:三江师范学堂

主要成就: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品:《中国文化史》《国史要义》

字:翼谋

人物生平

2

1880年,柳诒徵出生于江苏镇江丹徒,5岁父亲病故,母亲带其与其姐投奔外祖鲍家,入鲍家书塾读书。

17岁考中秀才,后曾就读于三江师范学堂。卒业后曾任教江南高等商业学堂、江南高等实业学堂、宁属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北京明德大学;并一度主持镇江府中学堂校政。

1914年2月,应聘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历史教授;

1925年,国立东南大学,发生学潮后一度离去北上,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女子大学和东北大学;

1927年,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

1929年,重返南京,任教中央大学;并曾任南京图书馆馆长、考试院委员、江苏省参议员。抗战期间,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贵州大学和重庆中央大学,兼任国史馆纂修。新中国成立后,执教于复旦大学。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

曾主编《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现存书目》。

柳诒徵生平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880至1899年,柳氏父亲早死,幸母亲持家

展开阅读全文 ∨

得意弟子

3

吴宓(国学大师)

人物轶事

4

博雅宏通

曾与柳诒徵同在国立东南大学,并“素以平生风义兼师友与之相期”的吴宓教授曾称许柳诒徵说,国立东南大学之教授人才,“以柳先生博雅宏通,为第一人”。

柳诒徵少时失父,家境清寒,常“仅赖少许酱豆腐下饭”。但其母出身书香门第,柳诒徵自幼受母教诲,许多古代文史要藉经典,读得烂熟,背诵如流,17岁便考中秀才;当时一位诗人曾作“次韵柳翼谋”七律一首,结句对柳诒徵有“君看一代称韩柳”之赞。此后柳诒徵又先后于金陵锺山书院、江阴南菁书院师和三江师范学堂师从名儒缪荃孙、黄以周和李瑞清。他学习勤奋刻苦,“日常闭门自禁于斗室案头之中,咸与书籍为伍”,与当时一些纨绔子弟的奢侈懒惰恶习恰成鲜明对照。经年积累,大师培育,使他学问日臻丰厚圆熟,以致他“日后写稿,竟不假思索,往往振笔疾书,文不加涂改,作诗也如云移流水,生花妙笔,一气呵成。”自三江师范学堂毕业后,柳诒徵又得缪荃荪资助东渡日本留学一段时期,就使他对当时的世界新

展开阅读全文 ∨

学术成就

5

文史学家

柳诒徵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的先驱、开创人。1903年编写《历代史略》,打破纲监的编年形式,从唐虞三代至明末,系统叙述历代史事沿革,是最早的一部近代新式中国历史教科书。他也是中国编著新型历史教科书最早、最多的学者。1905年完成《中国商业史》,是最早的中国商业史专著。1910年完成《中国教育史》,是第一部中国教育史著作。柳诒征1923年完成《中国文化史》,为中国文化史的开山之作。柳诒征透过许多着作,阐明中国文化义理,是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柳诒征是现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国学导师。作为现代中国文化宗师,创办《学衡》杂志、《国风》半月刊、《史地学报》等学刊,致力於中华文化的昌明、发扬。

现代儒学宗师

柳诒征是现代儒学宗师。作为史学家,由史学昌明儒学。他认为,儒家经典《诗》、《书》、《礼》、《乐》,皆史也,皆载前人之经验而表示其得失以为未经验者之先导也;另一面,中国史学通贯儒学,儒学精神是中国古代史学

展开阅读全文 ∨

史学观点

6

著名学者柳诒征是一位地道的实证主义者。柳氏史学之魂,乃是政治实用主义。就史学流派而言,民国史学有求真与致用之分野。柳氏乃属致用一系。就史学渊源而言,柳氏史学实为晚清国粹派史学的逻辑延伸。就经学与史学的互动而言,柳氏史学可视为其经学立场在史学领域的。这种,从史学的立场看,就是所谓“史术通贯经术”,亦即以“史”来表现他的根本理念。所谓“史”,乃“学术”之代词。而“经”则是他所谓“政治”、所谓“实用”、所谓“礼”的对应语。近代史家一般都信奉进化史观,柳先生却不大相信,提过许多质疑,作过诸多批判。柳还不大相信历史运动的因果联系。柳诒征的思想既有核心,又有系统,层次清楚,逻辑井然,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的系统。

论孔子

他认为,中国两个最大的学问家是老子和孔子,其学问均从史学产生出来。孔子不是经学家,而是史学家。老子与孔子所讲的“道”,就是“从历史上看出人类常走的路”,即人生之规律。所以,理学与道学均来自史学。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著作

7

柳诒徵一生发表论文50余篇,专著多种。其中《中国文化史》70余万言,引用资料自六经、诸子、廿五史、历代名家著述、国外汉学家论著及近代杂志、报纸、统计报道等达600余种。

《中国文化史》

《国史要义》

《东亚各国史》

《印度史》

《南洋群岛史》

《国学图书馆小史》

《中国版本概论》

《劬堂题跋》

《中国教育史》

《柳诒徵说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商业史》

《商业道德》

《中国财政史》

《柳翼谋文录》(台北广文书局1970)

《柳诒徵——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柳诒徵——史学论文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为学守则

8

柳诒征自订“为学守则”三纲十八目

一保身:遏嗜欲、省思虑、平怨怒、节饮食、谨言语、惩偷惰。

二修德:事亲孝、与人忠、立志坚、律己严、执事敬、处境淡。

三勤学:读经书、考史事、讲理学、习国政、作诗文、究技艺。

人物风骨

9

柳氏的学问之深,一般人不敢问津。所谓卓异者,知识分子之风骨也。那么他在治学上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做人上有哪些卓异的地方呢?

治学

治学方法且举一例。后来到了台湾的著名历史学家张其均先生,是柳诒征的学生,在他的《中华五千年史》自序中,特辟一节谈柳先生指导学生的治学方法,条分缕析,甚是精当。其中说,他曾问柳师,如何写历史,柳师答:“可多看小说,各家小说总是富于兴味,引人入胜。”若不是博学多识,又深有体会,断不敢说这样俚俗的话语。张之洞在《书目答问》里说:“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据此是否可以说,由文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诵。比较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和吕振羽的《中国通史》,就知道柳先生的话是多么精妙了。

做人

为人行事上,最见其风骨。柳先生成人后,终其一生,奉行“三不敷衍”宗旨:一不敷衍自己,二不敷衍古人,三不敷衍今人。

1925年国立东南大学风潮中,柳先生遭人攻讦,说他想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