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朱显谟简介

朱显谟

更新时间:2019-04-10 22:41

朱显谟(1915年12月4日—2017年10月11日),男,上海崇明人,1940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现南京大学),中共党员。先后在江西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工作。中国著名土壤学与水土保持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地学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生导师。2017年10月11日,朱显谟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享年102岁。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朱显谟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崇明

出生日期:1915年12月4日

逝世日期:2017年10月11日

职业:中国科学院院士

毕业院校:中央大学

信仰:中国共产党

代表作品:《塿土( 1964 )》,《中国黄土高原土地资源 》( 《江西省土壤志》

人物生平

2

1915年12月4日,朱显谟出生于上海崇明,高中毕业后,同时考上国立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和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后择定在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就读。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上海又爆发了八一三事变,朱显谟被阻在家,后得知中央大学内迁,蒙中央大学教授范存忠的资助,同行辗转到了重庆学习。

1940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江西省地质调查所,后转入重庆北碚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

1947年,应北平地质所所长的邀请离赣赴平,后曾暂留中央地质所工作。同年秋天,朱显谟前往黄泛区调查,完成中牟幅五万分之一土壤图。

1948年,朱显谟又去鄂南、赣南一带调查,秋季配合农林部增产计划赴镇江调查。

1949年,全国解放后,朱显谟在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任职。

1959年,为支援大西北建设,朱显谟来到杨陵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1995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工作。

1991年,朱显谟当选为中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3

科研综述

朱显谟在重庆北碚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期间,随指导老师侯光炯先生赴四川铜梁县调查,后至贵州、广西、湖南,抵江西泰和地区调查,先后在江西坚持工作六七年之久,对江西的土壤进行了普遍的调查和分析,并作了红壤改良试验。在工作中他除完成土壤调查制图报告外,并撰写了多篇专题试验研究论文,其中《江西省土壤志》一篇,对红壤发生分布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江西红壤改良的方法中,以“客土”和“烧土”最为显著。

朱显谟提出华南红壤主要是古土壤和红色风化壳的残留以及红色冲积物的堆积而不是现代生物地带性土壤的观点。对国内外土壤剖面进行对比研究,明确了灰化土中的A2层不是R2O3的淋溶层而是硅的淀积层。阐明了黄土中土壤和古土壤粘化层的生物起源。对黄土和黄土高原的形成提出了风成沉积的新内容和风成黄土是黄尘自重、凝聚、雨淋三种沉积方式的融合体并赋予黄土高渗透性、高蓄水功能,并被着生生物所巩固和提高。是“整治黄土高原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4

朱显谟先后任陕西省土壤学会理事长,全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生态学会和自然资源研究会理事,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理学组成员,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人物评价

5

朱显谟是中国黄土区土壤及土壤侵蚀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毕生致力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工作,著作等身,成绩卓著。朱显谟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为了心中“黄河清”的梦想,半个多世纪以来,默默奉献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为中国黄河中游泥沙治理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评)

朱显谟给我的印象和启发是在任何困难和艰苦的条件下,都没有丝毫放松自己的科学研究,这往往是一般科学工作者难以做到的。他是一个从不人云亦云的人,他也是一个尊重别人的科学意见的人,这样的研究应是一个科学家的本色,又是一个科学家难得的品质。(刘东生院士评)

人物影响

6

朱显谟院士百岁华诞暨水土保持战略研究会

2014年9月,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行“朱显谟院士百岁华诞暨水土保持战略研究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局长李婷出席活动,并宣读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的贺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代表学校致辞,孙鸿烈、山仑、孙九林等院士专家出席活动。

后世纪念

7

2017年10月12日20:00,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小足球场举办了悼念朱显谟院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