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山东省名人 > 东营市名人 > 利津县名人 > 李长之简介

李长之

(中国现代作家)
更新时间:2019-04-12 15:38

李长之(1910--1978年),原名李长治、李长植,笔名何逢、方棱、棱振、张芝、梁直。利津县城区庄科村人。 1910年10月30日生于书香门第,清华大学毕业。师从著名哲学家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是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重要的著作有《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迎中国的文艺复兴》、《苦雾集》、《梦雨集》等。建国后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有《陶渊明传论》、《中国文学史略稿》、《李白》等。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李长之

别名:李长治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山东利津

出生日期:1910年10月30日

逝世日期:1978年12月13日

职业: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信仰: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

代表作品:《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等

简介

2

李长之(1910.10.30——1978.12.13),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在校期间发表散文作品。《我所认识的孙中山》是他早期习作。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同时参加了《文学季刊》的编委会。1934年后曾主编或创办《清华周刊》文艺栏、《文学评论》双月刊和《益世报》副刊。在出版第一本诗集《夜宴》前,开始理论批评的写作。1936年出版《鲁迅批判》—书,产生影响。该年自清华大学毕业,遂留校任教。以后又历任京华美术学院、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的教职。1940年任教育部研究员。1944年主编《时与潮》副刊。1945年任国立编译馆编审。抗战胜利随编译馆由重庆北碚迁南京,主编《和平日报》副刊。1946年10月赴北京师范大学任副教授,并参与《时报》、《世界日报》的编务。这时主要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和文化艺术的批评。

详细资料

3

两岁随家移居济南。其父李泽培,清末秀才,母亲毕业于省立女子师范,爱好艺术。李长之幼年随父在济南上学,先后在济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山东聊城师范就读。李长之幼年即接受新式教育,1919年初入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读书。学用白话文写诗歌和散文。“五四”爱国运动后,参加“救国十人团”,到药店检查日货。从12岁起所写新诗、

散文、分别发表在《儿童世界》《少年》和《小朋友》等杂志上。

1929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甲部。在北大学习期间,为北京《益世报》编辑副刊“前夜”。并在《自由评论》上发表过《我所认识的中山先生者》的文章,颂扬孙中山先生的为人及其民主革命精神。

1931年秋,他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后转哲学系。师从著名哲学家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清华大学南下请愿团去南京要求蒋介石抗日。1933年至1936年,任《文学季刊》编委、《清华周刊》文艺栏主编、天津《

展开阅读全文 ∨

著作书目

4

《夜宴》(诗集)1934,北平文学批评社

《鲁迅批判》(评论)1936,北新

《波兰兴亡鉴》(史论)1940,独立出版社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评论)1941,商务

《西洋哲学史》1941,正中

《批评精神》(文论)1942,南方印书馆

《苦雾集》(评论、散文等合集)1942,商务

《星的颂歌》(诗集)1942,独立出版社

《韩愈》(评论)1944,胜利出版社

《北欧文学》1944,商务

《我教你读书》1944,文风书局

《梦雨集》(评论、散文等合集)1945,商务

《文史通义删存》(文论)1945,文化书社

《迎中国的文艺复兴》(评论)1946,商务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文论)1946,独立出版社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评论)1948,开明

《李白》(理论)1951,三联

《大理石的小菩萨》(童话集)1951,文化供应社

《龙伯国》(童话集)1951,文化供应社

《陶渊明传论》1953,棠棣社

《中国文学史略稿》

展开阅读全文 ∨

翻译书目

5

《德国的古典精神》(译文、评述合集)1943,东方书社

《文艺史学与文艺科学》德国玛尔霍兹著,1943,商务

《歌德童话集》1945,东方书社

《强盗》(剧本)德国席勒著,与扬文震合译,1956,人文

人物轶事

6

李长之为《鲁迅批判》遭一辈子罪

李长之初名李长植,山东利津县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先后在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是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学者。在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造诣很深。

李长之在1935年主编《益世报》副刊,他的《鲁迅批判》曾在该报副刊上连载。到1935年9月上旬,他将全书结稿。在赵景深大力支持下,该书在北新书局出版。

《鲁迅批判》在鲁迅研究史上,是第一部成系统的专著,在学术界影响很大。

李长之这部专著出版,曾得到鲁迅先生大力支持和帮助,鲁迅亲自看过李长之的稿件,并订正过其中著作时日。此外,鲁迅还赠送他一张照片,刊印在书面上。《鲁迅批判》于1935年写成,1936年1月初版,不到一年,鲁迅先生就去世了。

该书出版经过是这样的:

当北新接受书稿后,李长之写信向鲁迅索要相片。鲁迅接信后,便毫不迟疑地从自己的相册上揭下一张标准像寄去,还写了回信。李长之收到鲁迅的信和照片后,感到很珍贵,就叮嘱

展开阅读全文 ∨

的书评

7

作家中少有注重书评的。30年代的萧乾写过一本《书评研究》,并在他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上组织过大批的书评文章。40年代的李长之,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办了一份《书评副刊》(月刊),出了十几期,似乎更少人知。

李长之是诗人,也是一位文艺批评家,30年代初在北平创办了《文学评论》刊物,又出版了系统的研究鲁迅的专著《鲁迅批判》。按当时的语境,“批判”只是评论、分析、研究的意思,并无贬意,不像1949年以来习用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进行的大批判性质。李先生为这书名吃尽了苦头,先被打成“右派分子”,“文革”中工宣队更斥责他:“鲁迅是可以批判的么?就冲着‘批判’,你就罪该万死!”

1944年3月他创刊的《书评副刊》,其实是附在《时与潮文艺》杂志后边的,只占十页左右的篇幅,每期不过评介四五本书,绝大部分是由主编执笔的。除本名外,他还用了何逢、方?、梁直等化名。《时与潮文艺》创刊于1943年3月。1944年3月第三卷第一期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