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王守觉简介

王守觉

更新时间:2019-04-13 20:27

王守觉(1925年6月27日 — 2016年6月3日),祖籍江苏苏州,生于上海。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电子学家。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58年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锗合金扩散高频晶体管,并在109工厂进行小批量生产,应用于中国研制的晶体管化高速计算机。1959-1963年负责研究成功全部硅平面工艺技术,并研制成功五种硅平面型晶体管。1974年成功地用自制的图形发生器自动制版技术制成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掩模版。1976年起从事新电路的探讨,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值与连续逻辑高速电路——多元逻辑电路,并试用于整机。1979年后主要从事多值与连续逻辑电路系统的研究及使之应用于生产实际中。2016年6月3日凌晨零点五分,王守觉因病医治无效在苏州逝世,享年91岁。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王守觉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25年6月27日

逝世日期:2016年6月3日

职业:中国科学院院士

毕业院校:同济大学

代表作品:为中国制造电子仪器设备降低成本、提高发展速度开辟了新途径

籍贯:江苏苏州

家人:王守融、王守武、王淑贞、王明贞

人物生平

2

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年)六月二十七日,王守觉出生在上海。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1岁的王守觉进入苏州东吴大学附中读初中。一年以后,王守觉刚读完初一,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威胁到苏州。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7年11月),王守觉随年迈的双亲逃难,一路颠沛流离,甚至绕道香港、越南,于1938年逃到大后方昆明。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9年),因为大哥在昆明的一家机器制造厂做了厂长,一家人最终在昆明安定下来。王守觉在离开学校两年之后,插班进入一个学校的初三进行学习,扎实的底子让他顺利地升入高中。但是升入高中不久后,他病倒了。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夏天,王守觉考入西南联大的电讯专修科学习。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秋,国民政府发起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同济大学召开动员大会,学生踊跃响应,共三百多人报名参军,王守觉也在其中。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王守觉复员后到已迁至上海的同济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3

科研综述&科技成果

王守觉院士早年研究解决了“两弹一星”所需计算机的基础器件,提出和发展的高维空间点分布分析方法和理论,为信息与信号处理提供了新理论。

1958年4月,回中国后,王守觉开始从事半导体器件和微电子学的研究,参与并主持了锗高频晶体管的开创性研制任务,于1958年9月研制成功了截止频率超过200兆赫的中国第一只锗合金扩散高频晶体管,它的截止频率比当时中国国内研制的锗合金结晶体管提高了一百倍以上。在这个科研成果的基础和国家对研制高速电子计算机急需高频晶体管的推动下,王守觉率领生产队伍,进行了小批量试制,为中国核工业急需的首台晶体管高速计算机——109乙机提供了半导体器件。

1961年,王守觉获悉美国发明硅平面器件与固体电路的信息,决定终止正在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结果的硅台面管的研制工作,立即集中研究室力量转而投入对硅平面工艺的探索,1963年底完成了国防部门五种硅平面器件的研制任务,并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4

王守觉曾任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任同济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兼半导体与信息技术研究会名誉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神经网络与计算智能委员会名誉主任,北京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电子学报》编委会主任,《ChineseJournalofElectronics》编委会主任等职。

个人生活

5

亲属成员

祖父:王颂蔚是晚清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不仅有扎实的国学基础,而且崇尚实学,希望士人“学习测量、化学、光学……”并“咨商制造”。

父亲:王季同在机械工程和数学方面造诣很高,曾赴英国任清政府驻欧洲留学生监督署随员,有机会到英吉利电器公司和德国西门子电机厂研究实习,是中国学者最早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现代数学论文的人。

大姐:王淑贞是上海妇产医院创始人,有“南王北林(林巧稚)”之称。

二姐:王明贞,曾是清华大学第一个女教授。

三姐:王守瓈毕业于清华大学,曾经留学英国,与晶体物理学家陆学善结婚后主要从事物理文献翻译工作。

大哥:王守竞是中国第一位研究量子力学并卓有成就的学者。

二哥:王守融历任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教授、系主任,是中国著名的精密机械仪器专家。

三哥:王守武是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与弟弟王守觉是中国科学院的兄弟院士。

长子王季烈、次子王季同、三子王季点、幼子王季绪,他们均在数理工程领域,为近代科学在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6

多年来,王守觉奋进不息,从业40余年,成果迭出,建树甚丰。对于青年学子,他言传身教,悉心培养,并以严谨求实、探索不倦的学风,勤于任事、拼搏不止的品格,率领他们一起攀峰,从而深得他们的敬重与爱戴。如今,他虽已年届古稀,但追求卓越的使命感仍一如往昔。他清晰的谈吐、敏捷的思维和轻快的脚步,让人难以相信他已经80高龄。他出身名门,兄弟姐妹皆有非凡成就。他本人一生坎坷,少年颠沛流离,文革遭遇冲击,但他始终致力于科研,多次转换研究方向,并在80高龄时再次在自己领域走到世界最前列。(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评)

王守觉先生为中国半导体器件和微电子技术的创新、发展做出的开创性和系统性的杰出贡献,开拓创新、求索不止的科学精神,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高尚风范,以及为学部发展、国家科学思想库功能发挥和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长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