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张树政简介

张树政

更新时间:2016-11-26 19:56

张树政(1922年10月22日—2016年12月10日),汉族,女,河北束鹿人,194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获理学士学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16年12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张树政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省束鹿县

出生日期:1922年10月22日

逝世日期:2016年12月10日

职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主要成就:选育出β-淀粉酶高产细菌

性别:女

人物经历

2

1942—1945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毕业,理学学士

1945—1946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助教

1946—1948北京大学医学院生化科助教

1948—1949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助教

1950—1954重工业部综合工业实验所技师

1954—1957中国科学院菌种保藏委员会助理研究员

1958—2016历任中科院微生物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酶学研究室副主任等职

1978年9月赴日本参加第五届国际食品科技大会,作分组会报告及会后参观京都大学等20多个单位。

1981年5月赴日本贤岛参加第六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作大会邀请报告及分组会主席,并参观10多个单位。

1982年6月微生物学访问团三人赴匈牙利访问。

1983年9月应日本东大学周一教授邀请访日;赴美参加第七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任顾问委员会委员及分组会主席。

1987年10月赴美参加第九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任分组会主席。

1988年11月受中科院和美国美中学术交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贡献

3

60年代初,在国内首先用纸电泳、酶谱和生长谱法分析比较了当时在酒精工业界有争议的不同种曲霉淀粉酶系的组成,确定了黑曲霉的优越性。60年代阐明了白地霉的戊糖代谢途径,发现白地霉中有甘露醇,查明了其合成途径。发现并纯化了NAP-甘露醇脱氢酶。

70年代在国内首先建立了等电聚焦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新技术。在红曲霉糖化酶的研究中,首次得到该酶的结晶,并发现该酶的不同分子型存在构象差异,证明是糖基化程度不同引起的(现称为糖型)。

80年代从事多种糖苷酶的应用和基础研究。如细菌(-淀粉酶高产菌株活力在国际上当时领先,果胶酶的应用,右旋糖酐酶已证明有防龋效果,产麦芽四糖的淀粉酶有工业化前景。首次发现了有严格底物专一性的(-D-岩藻糖苷酶,由嗜热菌纯化了5种酶。

90年代在国内大力倡导糖生物学和糖工程前沿计划,并建立了糖工程实验室。

主要论文

1,张树政、方一澄:霉菌淀粉酶的纸上电泳分离及鉴定,科学通报,10:30

展开阅读全文 ∨

获奖记录

4

1978年获得中科院重大成果奖,获奖项目为“白地霉代谢及有关酶的研究”与“微生物酶制剂的研究及应用”。

1984年获得中科院重大成果一等奖,获奖项目为“(-淀粉酶菌种选育及其酶制剂”。

1985年获得中科院重大成果二等奖,获奖项目为“固定化酶载体-微孔玻璃的制备及在酶工程中的应用”。

1986年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奖项目为“红曲霉葡萄糖淀粉酶的研究”。

1990年获得国家体委全国运动营养银奖,获奖项目为“力源低聚糖运动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