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寄明简介

寄明

更新时间:2019-05-10 08:30

寄明(1917年-1997年1月13日),原名吴亚贞,女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江苏淮安人。自幼学习多种乐器,曾考入上海国立音专主修琵琶和钢琴。抗战爆发后积极参加抗日歌咏活动。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延安鲁艺、东北鲁艺教员,牡丹江鲁艺文工团副团长,解放后,一直从事电影音乐的创作,由她作曲的有电影《英雄小八路》主题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即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给解放军叔叔洗衣裳》、《我们是新世纪的主人》、《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等少儿歌曲,为千百万少年儿童传唱。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寄明

别名:吴亚贞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淮安

出生日期:1917年

逝世日期:1997年1月13日

职业:著名女作曲家,钢琴演奏家

毕业院校: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钢琴系

代表作品:《英雄小八路》主题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

主要成就:红色作曲家

丈夫:中国著名作曲家瞿世雄

概述

2

寄明,原名吴亚贞,中国著名女作曲家、钢琴演奏家。1917年出生于苏州,1997年1月1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0岁。早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钢琴系。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革命,1939年赴延安,是延安的第一个钢琴演奏家。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延安鲁艺、东北鲁艺教员,牡丹江鲁艺文工团副团长。解放后,一直从事电影音乐的创作,由她作曲的电影《英雄小八路》主题歌《少年先锋队队歌》以及《给解放军叔叔洗衣裳》、《我们是新世纪的主人》、《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等少儿歌曲,几十年来一直为千百万少年儿童所传唱。

人物生平

3

1939年9月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毕业后,进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学习,是当时第一位女钢琴家,并在延安鲁艺任职。

1941年入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任教,并从事音乐研究。

1945年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东北鲁迅文艺学院教员。

1947年任牡丹江鲁迅文工团演出科长、副团长,先后创作《歌唱刘胡兰》、《庄稼人小唱》、《干活好》等一批歌曲和小歌剧。

1948年任东北音乐工作团研究员和儿童音乐班主任。建国后,历任东北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教授,东北音乐专科学校副校长等职。

1953年在中央电影局音乐处任职。

1955年,调任上海电影制片厂作曲,先后为《平凡的事业》、《李时珍》、《凤凰之歌》、《春满人间》、《英雄小八路》、《金沙江畔》、《燕归来》等二十余部影片作曲。

个人成就

4

抗战爆发后积极参加抗日歌咏活动,1939年赴延安鲁艺任职,是当时第一位女钢琴家。解放后长期从事电影作曲。为《小八路》、《凤凰之歌》、《李时珍》、《平凡的事业》等近30部电影作曲,其中《凤凰之歌》、《给解放军叔叔洗衣裳》等影片插曲广为流传。曾经为《李时珍》、《鲁班的故事》、《金沙江畔》、《英雄小八路》、《燕归来》等20多部影片作曲。

1978年为《英雄小八路》创作的主题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获1954~1979年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并由共青团中央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1980年获少年儿童音乐作品一等奖。

1980年《我爱我们的班级》获上海《儿童歌声》杂志“小百灵”优秀歌曲奖;

《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获全国1976~1981年少年儿童歌曲优秀奖。

寄明还创作了《浪花亲我小脚丫》、《花要飘香人要美》等一批儿童歌曲。《凤凰之歌》插曲《山中的凤凰为何不飞翔》也广为传唱。

创作故事

5

寄明不仅能演奏多种乐器,能写小歌剧和电影音乐,还经常为少年儿童写歌曲。有一次,寄明从一位教师嘴里听到,有些少年儿童缺少理想,要是有首歌,能激起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那该有多好啊。这以后,寄明一有空就酝酿写一首歌唱祖国、歌唱理想的歌曲。由于一时找不到较好的歌词,所以,一直没能写成。1981年春天,寄明正忙于为一部电影片谱写乐曲。一天,邮递员送来一封信,寄明拆开一看,原来是一位作者寄来的一首歌词——《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啊,多美的题目,她马上朗读起来:“我们欢乐的笑脸,比那春天的花朵还要鲜艳;我们清脆的歌声,比那百灵鸟还要婉啭……。”这不正是自己一直盼望谱曲的歌词吗?她读了一遍又一遍,终于,一个动人的旋律随口飞了出来,创作出《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全国各省市的电台都播放着这首少年歌曲。全国千百万少年儿童都唱起了这支美丽的歌曲。这首歌还被编在《少先队活动歌曲选》里。

展开阅读全文 ∨

夫妻情深

6

八十年代中期,寄明突然患上了早期老年痴呆症,瞿维心中的难过是可以想见的。他四处奔走,百般求医。寄明在一次上街时,走到淮海中路忽地迷失了方向,终于昏倒在路旁。幸被一位熟人发现,送她回到家中。但从此她的病便日益沉重,未能好转。1986年9月寄明已经什么都不明白了。只见她哭了一阵又笑一阵,而瞿维却在一旁不住地对她说话,可怜的寄明痴痴地望着与她相伴一生的丈夫,什么也没听懂。

每天一早,瞿维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到妻子床边,捧着她的脸拍拍她的双颊,亲亲她,他轻轻抱起她,放在一张为她特制的椅子上,为她洗脸,用柔软的小毛巾为她擦洗口腔,由老阿姨捧住寄明的头使她稍稍后仰,瞿维便往她口中喂牛奶或酸奶,有时喂蒸鸡蛋。中午和晚上,瞿维亲自把鱼和肉、蔬菜、水果咬碎,分别装进小小的杯里,放进冰箱,餐前拿出蒸热,再给妻子喂食。丈夫就是用这样的办法维持着亲爱的妻子的生命。后来有了榨汁机,不必再这样辛苦了,但瞿维仍然尽力亲身去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7

寄明同志这一生作了很多很好听得歌,是一个对孩子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党负责的好同志。她的《中国少先队队歌》是中国共和国少年的英雄形象的、可以作为里程碑式的这样一个音乐作品,它鼓舞了几代人,而且今后还将继续鼓舞中国的少年儿童去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寄明同志写这首歌对共和国的儿童音乐创作是有巨大的贡献。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又创作了《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据评论家说,这个作品又是寄明同志一个里程碑式的当代少年之歌。

寄明同志对每一个音符都要精雕细刻的去推敲。她这个精神以后一直影响许多著名作曲家的创作,如谷建芬。她的名字是在延安的时候改的,意思就是寄希望于明天。她的名字贯穿她的人生,这里面包含着她的信仰、理想和追求,她为孩子、为共和国的明天去创作。她的一生很多都浸透在音符里了,听她的一些音乐,包括过去的一些电影,都觉得能感受到寄明同志生命的活力。虽然寄明同志已经去世了,但是相信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