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朱益藩简介

朱益藩

更新时间:2019-06-01 16:58

朱益藩(1861-1937),字艾卿,号定园,益浚弟,江西萍乡莲花人。光绪庚寅翰林,官至湖南正主考,陕西学政,上书房师傅,考试留学生阅卷大臣。曾任北京大学第三任校长、著名书法家。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朱益藩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省莲花县花塘村

出生日期:1861年7月1日

逝世日期:1937年3月10日

职业:湖南正主考,陕西学政,上书房师傅,考试留学生阅卷大臣。

字:艾卿

号:定园

祖先:朱熹

人物简介

2

1892年(光绪十八年)散馆,取一等中馆元,授翰林院编修;1893年(光绪十九年)派为奉天乡试同考官;1894年(光绪二十年)升詹事府詹事,授湖北省乡试、会试副考官;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任翰林院侍读;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大考翰詹科道获第一名,擢翰林院侍读学士,钦命在南书房行走,兼充经筵进讲大臣,入值南书房、轮值养心殿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进讲。任湖南乡试,会试正考官;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任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为南书房行走,授为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浙江省乡试、会试正考官;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任陕西学政;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8月奉谕调补闽布政使,9月奉谕为山东提学使;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南书房行走;1907年12月25日调宗人府府丞;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派充廷试赴日、赴欧游学毕业生监考官及阅卷大臣;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生平

3

朱益藩之父是咸丰年间进士,在父亲熏陶下,朱益藩四岁就能写一手好字。朱益藩于光绪十六年恩科会试中贡士,殿士二甲第九名,赐进士出身。在保和殿御试时,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三年大考翰林,取一等第一名,擢翰林院侍读学士,钦命南书房行走,兼经筵进讲大臣,在养心殿为光绪皇帝和皇后讲《贞观政要》。”后多次外放为正副考官及学政。曾任奉天乡试同考官,湖北省乡会试副考官,湖南省乡会试正考官,浙江省乡会试正考官,陕西省学政等职。宣统元年(1909年)任宗人府府丞,宣统二年(1910)授都察院左副都御使。

辛亥革命后回籍。一九一六年受清宫小朝廷之邀为上书房师傅,教授末帝溥仪直至一九二四年其被冯玉祥赶出故宫。担任溥仪的师傅期间其受到信用,与闻机要,兼为“御医”,在毓庆宫诸位师傅中间其地位和影响仅次于陈宝琛。溥仪出宫后他管理“清室北京办事处”,仍负有为溥仪谋划之责。“九一八事变”后,朱益藩“但主拒,不主迎”,态度鲜明

展开阅读全文 ∨

帝师

4

朱老先生可是光绪和溥仪两代皇帝的帝师,当年他给光绪当师傅时名声就很不错,深得光绪信任。民国成立后,他养花种菊,准备终老南山。袁世凯称帝时,多次派人请他出山,老爷子不为所动。

可北京方面请他出来给溥仪当汉文老师他为啥又出来了呢?这不是出于复辟帝制的梦想,而是出于对光绪知遇之恩的报答。他是1915年应邀来京的,1916年3月,他请假回家把家眷接来,在秦老胡同住了下来。当时,溥仪的老师有五个,汉文老师:陈宝琛、朱益藩、梁鼎芬;满文老师:伊克坦;英文老师:庄士敦。因为朱老先生曾是光绪的老师,溥仪赏他二品顶戴花翎,紫禁城内坐二人抬暖轿,赏穿素色貂褂,每月开500块大洋,春节、端午、中秋三大节日,照例还有数百元赏赐。老爷子的待遇可是不低。

按他的经历和身份如果安安稳稳地当个遗老,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忘的。可朱老爷子偏偏在这生命的尾声阶段,做出了几件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事儿。人们这才明白,这个遗老不但不是老朽之人,还

展开阅读全文 ∨

书法造诣

5

朱益藩四岁就在他父亲朱之杰的指导下识字并习作大字,受到过严格的馆阁体书法的训练。早年学习欧、柳、赵诸家。

中年兼师李北海、米襄阳等。朱益藩入值南书房时即以擅长书法闻名,经常承代御笔书写匾额、春牌、福、寿字等。居京期间,得以观览内府所藏大量的古代碑贴及名家手迹,并同当时的王公大臣交往过程,开扩了眼界,书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加上他重视通过临摹承继前人的书学成就,习字勤奋,博取众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朱益藩受晚清学者、士人倡导碑学的影响,书法到了近代逐渐走上了碑帖兼容的道路。但这一结合却是在不断探索中完成的。一方面,许多学者长期受到“馆阁体”的束缚,尚不能放开手脚另立新的面目;另一方面,他们又受到了尊碑风气的熏染,有一种突破前人藩篱的冲动。这就自然而然地在他们的书法创作中体现出来。朱益潘的这副行楷七言联(见附图)就说明了这一特点。 在这副楹联中,作者在有些字的处理上下笔谨慎,一丝不苟,可以说是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