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孔令仁简介

孔令仁

(民盟中央原名誉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
更新时间:2019-06-01 18:35

孔令仁(1924年11月——2016年7月),女,山东曲阜人,出生于山东济南。1942年至1947年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孔子的第76代孙女。孔令仁同志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民主同盟的优秀领导人,民盟中央原名誉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全国妇联原副主席,山东大学教授。2016年7月18日孔令仁同志,因病在山东济南逝世,享年93岁。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孔令仁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济南

出生日期:1924年11月

逝世日期:2016年7月18日

职业:教授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代表作品:《十九世纪末山东的社会经济与义和团运动》、《〈子夜〉与1930年前后的经济》等

性别:女

个人简介

2

孔令仁,女,山东曲阜人,1924年11月出生于山东济南。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山东省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民盟山东省委第三届副主任委员、第六届中央副主席。作为孔子后裔,有着广泛的海外关系,对中国的儒家文化有很深入的研究和较高的成就,并在参政议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著名社会活动家孔令仁于2016年7月18日19时1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山东济南逝世,享年93岁。

另有同名人物南京大学教授孔令仁。

工作经历

3

1937年抗日战争后,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

1942年至1947年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

1948年至1949年任青岛中国工矿银行职员。

1950年8月至1953年在山东大学俄语专修班学习。

1953年毕业后在山东大学任教,历任历史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山东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1954年在北京大学进修中国近代经济史。

1983年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曾兼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等职务,是孔子第七十六代后裔。

社会兼职

4

曾任民盟第五届中央常委,第六届、七届、八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名誉副主席,民盟山东省第三届、四届、五届委员会副主委,第六届委员会名誉主委。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人物逝世

5

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民主同盟的优秀领导人,民盟中央原名誉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全国妇联原副主席,山东大学教授孔令仁同志,因病于2016年7月18日在山东济南逝世,享年93岁。

孔令仁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非凡家世

6

孔令仁女士是孔裔近支76代孙,亦即颇有名气的“孔八府”嫡系传人。

2550多年来,孔裔繁衍,生生不息。据说中国大陆孔姓就有300多万人,的确是天下第一大世家。40年代,在孔令仁的大哥令朋先生的婚礼上,证婚人孔祥熙在致词中讲到,他在1937年以民国特使身份去伦敦参加英皇加冕典礼时,《泰唔士报》曾刊出一幅漫画:一棵大树旁有一个蘑菇。是说英国皇室历史和中国孔族相比,就像蘑菇和大树一样。孔族的确是一棵根深枝繁叶茂的大树。

孔令仁从小就生活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她的太外祖劳乃宣是著名的音韵学家,著有《等韵一得》等书,清末曾任刑部大臣,京师大学堂第九任总监督。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他也可以说是北京大学的一任校长。祖母劳缃,“识天文,精算术,通音律,善诗词”,曾任北京女子师范教师。民国初年推行的注音字母,在创造和推广中也有她不可磨灭的功劳。祖父孔繁淦,清末时曾任京师审判厅厅丞,学识渊博,为人敦厚诚笃。她的

展开阅读全文 ∨

海外联谊

7

由于孔令仁的亲属、同学、老友多与海外方方面面有着较广泛的联系,为她海外联谊活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她的姐姐孔令和,从60年代初就在“美国之音”工作,历任其华语部播音员、记者、导播。姐夫董绍基是原国民党驻美大使董显光的侄子,曾是台湾驻美使馆武官,其后任香港董浩云、董建华航业集团的驻华盛顿代表。孔令和以渊博的学识,诗样的文采、完美的仪表和广泛的社会关系,使他们成为华盛顿上层社交界的名人。福特、里根、老布什、基辛格等,都与他们有交往。美国政府对他家很重视,凡盛大国宴都请他们参加。他们的女儿董恺悌更是美国ABC电视台纽约黄金时间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曾多次被评为美国最佳新闻工作者,获得精美奖,里根曾亲自给她颁发奖章。她还和李政道、杨振宁、王安等11人一同被选为美籍华裔名人。

除了亲戚朋友,由于“孔”字结下的情缘到底有多宽多广,尚无确切的统计。首先是研究探讨孔子学术思想的团体组织遍布世界,港澳台地区就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

出访活动

8

孔令仁在美期间,“美国之音”的负责人徐元约主任邀请她在“美国之音”的“谈谈中国”专题节目中进行一次专访,并安排新闻处处长饶孝祚女士和薛振寰先生联合主持播出,时间共30分钟,分两次播完。按以前惯例,每采访一人,只播数分钟。像这样长的访问,是有此节目后的第一次。播出时,先由饶处长做简单介绍:“我们很荣幸今天请到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孔子75代孙孔令仁女士来接受我们的访问。孔教授这次是应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代表美国科学院的邀请来美考察的。这是一个美中杰出学者的交流活动……”接着她和薛振寰分别提问了10个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您认为哪些方面中国可以吸收美国的先进经验?哪些方面美国可以吸收中国优秀的历史传统?美国对中国现代化方面能做出什么贡献?二、中国对儒学在学术上有什么新的见解和评估?三、所说文革中孔子的故乡曲阜遭到了破坏,现状如何?今后将采取何种保护措施?四、您对今后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

家庭情况

9

孔令仁的老伴由其文的父亲由芝贵,是山东的老同盟会员,辛亥革命光复烟台时,他带领十八位革命豪杰,冲进烟台府台衙门夺权。孙中山先生视察烟台时,曾亲自送给他一把刻有“孙文赠”的指挥刀。现在烟台的博物馆中,还陈列着他的遗物。由其文的弟弟由其武在台北,二姐由其风,三妹由其静都在美国。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孔令仁姐姐一家对与大陆交往有顾虑。中国驻美大使章文晋与她家是世交,为了做他们的工作,多次宴请他们,并登门拜访,但顾虑总是难以消除。1985年孔令仁应邀到了美国,给了他们一个惊喜。此事本身就很有说服力。孔令仁随时随地介绍家乡亲戚朋友的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当说到政府己落实政策,归还了他们家青岛的房子时,她姐姐非常高兴,特地让她姐夫买了随身带的小录音机,以便随时把她的话录下来,放给朋友们听。孔令仁以自己的经历使她姐姐一家转变了思想看法,不但应邀参加了中国驻美大使韩叙的就职宴会,并主动陪孔令仁到中

展开阅读全文 ∨

弘扬儒学

10

孔子被尊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这是众所周知的。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得主曾聚会巴黎发表宣言,其中有“人类如欲生存于21世纪,须向2500余年前之孔夫子寻求智慧。”可以说明孔子思想之博大精深,已为当代世界智慧精英深深佩服。作为孔裔并对儒学有研究的孔令仁,更是以弘扬儒学为己任。她在《孔夫子与孙中山》一文中说,孔夫子汲取了夏、商、周三代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以仁、礼为中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指出孔夫子和孙中山的思想体系既是对过去中国优秀文化的总结,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巨大发展。他们的思想,无疑是中国现代以前思想史上的两座最高的山峰。她的这一观点,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还撰写了《儒学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意义》等论文。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所以,她出国访问,除了作专业学术方面的交流外,还做了很多场关于孔子和儒学的报告。如《关于孔子与儒家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演变》、《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所产

展开阅读全文 ∨

积极参政

11

孔令仁还是一位勤于参政、议政,敢于直言的社会活动家。温婉谦恭的孔令仁,常常表现出“白说也要说”的倔劲。事实证明,说了,并没有白说。所以她严格要求自己,关心民间生活,关心教育,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疾苦。每次政协开会前,她都很认真地写提案,开会时,坦率直言。这时的孔令仁十分庄重、严肃,你会感受到她对祖国人民的炽热的爱。在1983年4月召开的山东省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上,她就大学教育改革问题提出的建议中,就有“文理互补”、“社会办大学”、“改革分配制度”、“实行人才流动”等内容。第一,打破人才单位所有制,实行人才流动,以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第二,现在学生的知识面太窄,文科学生应选修一、二门自然科学,理工科学生应选一、二门社会科学。所有大学最好都开设中国近代史课,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第三,改变目前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的分配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第四,不要把大学变成一个小社会,无所不包。

展开阅读全文 ∨

学术研究

12

孔令仁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对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研究尤为突出。当她走进这个领域时,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研究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从事此项教学和研究工作,面临的困难就大得多。因为必须拥有大量的资料、数据和较强的理论思辨能力。要取得一定成绩,学者必须有坚实的学识和理论基础及十分严谨的治学态度,还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因为这是十分浩繁的工作。

孔令仁从小就受到正规系统的教育,又经过名师指点,基本功踏实,尤其是她自身的勤奋努力,在学术上本应早有更高的成就,可是由于众所周知的灾难性的运动,为她前进的路上设置了重重的障碍。但不管客观条件多么不利,她总是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她的脸上常常是带着发自内心的亲切、友善的浅浅的笑意,露出一种少见的从容,带着梦想带着企盼在积聚能量。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春天,也给了孔令仁一个极好的契机。她认真地教课,严谨地做学问,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在繁忙的工作中,她始终把教学科研作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