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河南省名人 > 信阳市名人 > 息县名人 > 廖政国简介

廖政国

更新时间:2019-06-08 14:42

廖政国,男,汉族,1913年出生,河南省息县人。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廖政国

别名:廖广庆、廖光清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息县

出生日期:1913年

逝世日期:1972年

职业:军人,少将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

信仰:中国共产党

主要成就: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 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荣获一级解放勋章 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 舟嵊要塞区司令员 上海警备区司令员 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

代表作品:少将

军衔:

人物简介

2

廖政国(1913—1972),河南省息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黄安独立团副连长、连长,红四方面军警卫营连长、副营长,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六团营政治教导员,军委补充团营长、副团长、代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营长,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二路二支队支队长,挺进纵队第一团参谋长,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四团团长,新四军第一师一团团长,教导旅旅长,新四军苏浙军区第四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一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一师师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军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长,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舟嵊要塞区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

大事年表

3

1913年生于河南息县。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黄安独立团副连长、连长,红四方面军警卫营副营长,补充团营长、副团长、代团长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作战和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

1935年5月随红四方面军长征。

1937年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1938年任新四军第3支队6团营长。

1939年起任江南抗日义勇军2支队支队长,新四军挺进纵队1团参谋长,挺进纵队第4团团长。新四军第1师1旅参谋长,教导旅旅长,苏浙军区第4纵队司令员。

1945年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师长,第三野战军20军参谋长。

194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副军长。

1950年11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副军长。参加了第二次、第五次战役。

1953年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军长。参加了解放一江山岛战役。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60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

展开阅读全文 ∨

生平述要

4

廖政国幼年读私塾,1926年进罗山第一高等小学堂读书。1930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在红一师政治部少年宣传队任副队长,参加了攻克金家寨和围攻六安城的战斗。次年2月调师参谋处任参谋,参加了攻打双桥镇,活捉岳维进的战斗,接着又参加了第二次反“围剿”的黄梅、英山、霍山等战斗,因作战勇敢,1932年1月调到黄安独立团任副连长。黄安战斗后任连长。

同年10月在军委警卫营当副营长时参加了第四次反围剿的河口战斗,之后,跟随红四方面军撤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11月进入陕南。12月从陕南城固出发,翻越大巴山,进入四川通江县境,开辟川陕边革命根据地。先后参加了粉碎四川军阀田颂尧的三路围攻和四川“剿共总司令”刘湘的六路围攻等战役。历任红四方面军警卫营连长、副营长、营政治教导员等职。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由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他奉命参加前梯队负责侦察工作,历尽艰难,两过草地,使前梯队顺利完

展开阅读全文 ∨

成就荣誉

5

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主要作品

6

《芦家滩痛歼日军》

节选:一九四四年二月的一天,苏中军区首长在黄海边的三仓河驻地,召开了有关部队的团以上干部会议,拟定了一个新的战役行动方案——这就是以后名震华中的车桥战役。

车桥,位于我苏中、苏北、淮南三块根据地交界,是个重要的战略机动地。以南是苏中水网地区,以北是苏北平原,以西隔运河、宝应湖便是淮南平原,这里又是日寇华北派遣军和华中派遣军的接合部,因此,叶飞副司令员在会上提出:根据日寇将继续对我苏中根据地进行“清乡”、“屯垦”的情况,军区首长确定趁敌人兵力频繁调动之际,楔入敌人的接合部,对车桥之敌发起一次强大的攻势,一方面可以打乱敌人的“清乡”、“屯垦”部署,一方面可以控制苏淮边区,使我苏中根据地有一相对稳定的局面。粟裕司令员也在会上强调指出:过去一年来,虽然我苏中军民取得了一连串反“清乡”反“屯垦”的胜利,但由于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区,领导机关经常处于流动状态,这对部队进行整风、生产、练兵

展开阅读全文 ∨

文革受害

7

文革开始后,廖政国被卷入上海滩的旋涡。张春桥、姚文元发动上海“一月革命”,成立了上海市革命委员会,17名委员中,有廖政国、张宜爱(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和李彬山(上海警备区副政委)。廖政国和张春桥格格不入,他早在1967年元旦就发布了紧急命令,抢在张春桥、姚文元回上海之前,以检查和维修武器为借口,收缴了上海市民兵的枪支;他坚持要将已被张春桥打倒的上海市委主要领导陈丕显(兼任上海警备区第一政委)列入上海警备区党代会主席团名单;激怒了张春桥。廖政国的家被抄了。

1967年1月21日,廖政国和陶勇深谈,中午还在一起吃饭,晚上廖政国就接到陶勇“自杀”的凶讯。第二天,东海舰队的造反派围攻、追问廖政国和陶勇“密谋”的内容,气得廖政国念了一段造反派没听过的“最高指示”,廖政国念到:“毛主席教导我们说:陶勇同志打仗打得好!”张春桥闻讯发话:“对廖政国的批斗必须升级。”他对廖政国的方针是一争取,二斗跨,叁斗跑。廖

展开阅读全文 ∨

独臂军长

8

1938年2月,廖政国从延安抗大毕业后,随袁国平来到新四军工作,被任命为第三支队六团二营副营长。从苍茫荒瘠的黄土高原来到山清水秀的江南腹地,廖政国的心情格外舒畅,干起工作来更是有板有眼,很快就升任二营营长。为了在日军鼻子底下开辟抗日根据地,1939年5月,六团奉命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名义,从句容的茅山向上海近郊挺进,廖政国改任江抗第二支队支队长。 上海是侵华日军的重要据点,在这一带打击日军,对指挥员的胆略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廖政国不负众托,仅用三四天就带领二支队冲破日伪军的重重封锁,直插澄(江阴)锡(无锡)虞(常州)地区,并在江阴的黄土塘与日军打响了第一仗。战斗中,廖政国抱着轻机枪,冲锋在前,所向披靡,600多名日军被打得落花流水。之后,他还指挥部队击退了国民党顽军“忠义救国军”配合日军对新四军发起的进攻,取得了抗日反顽的双重胜利,队伍也从出发时的3个连、数百号人扩展到了6个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