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王家楫简介

王家楫

更新时间:2019-06-13 20:35

王家楫(1898.5.5~1976.12.19),出生于江苏奉贤。动物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常委。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获国立东南大学农学士学位,1928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他是中国原生动物学的奠基人。1934年7月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改名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王家楫任所长,担任所长后,他立即创刊Sinensia,不仅为我国科学工作者发表科研成果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园地,结束了研究论文只有寄到国外才能发表的历史,同时,使研究所迅速地与世界29个国家的200多个研究机构、国内66个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往和业务联系。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王家楫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奉贤县(今上海市奉贤区)

出生日期:1898.5.5

逝世日期:1976.12.19

职业:中国著名动物学家

毕业院校:国立东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创建我国原生动物学、轮虫学研究 中国原生动物学的奠基人

人物生平

2

1898年5月5日,王家楫出生于江苏奉贤。从3岁起就在自家书房读四书五经,6岁时开始在肇文书院(其父亲任校长)接受教育,一直到16岁。此后,他先后在上海江苏省立第一商业学校、江苏南通私立专门纺织学校预科和南京私立金陵大学高中部学习。

1917年7月,王家楫考取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专攻农学。

1920年,秉志从美回国执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出于对秉志的崇敬,王家楫在他门下探索。

1921年6月,王家楫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7月注册在东南大学生物系带职学习,补足大学本科毕业的学分。

1922年7月,王家楫被刚创立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聘为助理员,师从动物学家秉志教授,在秉志指导下,进行原生动物的研究工作,他收集有关文献,对南京地区的原生动物进行了采集。

1923年6月,王家楫获得国立东南大学农学学士学位。

1925年1月,王家楫考取江苏省公费留学生,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动物系深造。在此期间,即1925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3

科研综述

1925年,王家楫首次在中国的刊物上发表了《南京原生动物之研究》,这篇论文是中国关于原生动物研究的第一篇论文,标志着中国原生动物学研究的开端。

在美求学期间,王家楫的论文《淡水池塘原生动物季节分布的生态学研究》,是对原生动物生态学研究的继续。在此期间,他还在美国的《科学》(Science)等权威杂志上连续发表了有关原生动物分类、生理、生态的论文。

王家楫回国后经4年时间,他的考察足迹北到齐鲁、南抵闽粤、西迄川康、东濒海疆,对江浙、皖赣的调查尤为详尽,率先取得了中国原生动物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并发现了许多海洋与淡水原生动物的新属种,为开展中国原生动物区系调查奠定了基础。

1950年,王家楫发表的《壁累枝虫之纤维系统》论文,采用蛋白银染色法,最先发现缘毛类纤毛虫虽然虫体纤毛退化,但膜下纤维系统仍然存在,这对研究原生动物的系统发育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意义。

1960年,由王家楫任主编的《中国淡水轮虫志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4

王家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具有组织才能的科学领导人。他忠于职守,热爱科学,严于律己。王家楫是中国原生动物学的奠基人,对中国原生动物学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光明网评)

王家楫自1934年担任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所长起至1976年生命最后一息,40多年来一直肩负所长重任,为中国淡水生物学研究事业辛勤操劳一生。(科学网评)

后世纪念

5

王家楫塑像

2001年为了弘扬科学精神,让科学家的风采激励世人,武汉市鲁巷广场建成了湖北科技名人雕塑园,王家楫塑像座落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