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马星野简介

马星野

更新时间:2019-06-16 13:16

马星野(1909-1991),浙江省平阳县人。新闻学者、中国新闻界名人,中国杰出的新闻教育家,一代名师。原名允伟,读小学时改名伟。旅美时,取“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星野”二字作为笔名。中央政治学校毕业。1934年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马先生被誉为“新闻巨子”、“新闻王”,与“棋王”谢侠逊、“数学王”苏步青并称“平阳三王”。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马星野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省平阳县

出生日期:1909年

逝世日期:1991年

职业:新闻教育家、数学家

毕业院校:美国密苏里大学

个人经历

2

1909年9月13日出生于平阳县万全区湖岭乡陈岙村(今属平阳县万全镇)的一个书香门第,幼承家教,早具文学根底。父亲马敏中治学严谨,母亲吴佩年慧敏贤淑。到了入学年龄,为了便于他上学,全家迁居平阳县城,先后就读于平阳模范小学(今平阳县昆阳镇第一小学)和平阳第一高等小学(今平阳县中心小学)。每年寒暑假则进父亲的求我学塾或五叔的颍川书院补习。

1923年,马星野14岁时,考入温州第十中学初中部,涉猎文史哲和词曲戏剧等,被推为壁报和校刊主编。当时著名学者朱自清任教于温州十中,正好担任马星野这一班的级任导师和国文教师。朱自清对马星野的作文十分赞赏,平时除在文卷上细加评点外,还个别进行指导,一次在他的作文卷后,引李商隐《宋玉》中的诗句“何事荆台十万家,独教宋玉擅才华”作为评语,一时在校中广为流传。初中毕业后,他升入温州十中师范科,读了一年。

1926年,以同等学历考入厦门大学。

1927年春,北伐军抵达南京,随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作品

3

马星野平生著作甚丰,主要有《新闻学概论》《新闻事业史》《新闻的采访与编辑》《言论研究》《中国新闻记者信条》等10余种,部分著作译成外文在国外发行。《中国新闻记者信条》是马星野受中国新闻学会的委托起草的。中国新闻学会成立于抗战时期1941年的重庆,会员主要是大后方的报纸。

1942年9月1日记者节,中国新闻学会在重庆举行首届年会。会上有多起提案,其中之一为拟订新闻记者信条。会后,由马星野执笔,起草了《中国新闻记者信条》。这一《信条》包括十二条,前三条强调宣传贯彻“三民主义”,其余九条总结了中国资产阶级办报的经验,参考了西方特别是美国一些新闻团体的信条而制定。由于当时的战争环境等原因,《信条》只在大后方国民党管辖的部分地区新闻界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党从大陆跑到台湾,一些原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报人也到了台湾,《信条》先后被台湾一些新闻团体采用作为本团体的信条。

故土情怀

4

马星野身在台湾,而心却常系念故乡亲人和师友,多次发表怀念文章。他的父母亲于解放前夕从平阳迁居温州。建国后,得到地方政府的照顾和关怀,他的父亲常参加市政协举办的社会人士学习组,赋诗抒怀。20世纪70年代,父母相继去世。马星野闻讯悲痛万分。在《我生之初》一文中写道:“向着大海,陈列水果与清茶,朝西跪拜,哀读祭文……明知父母的魂魄无法飞渡台湾海峡,与我一见,但这是毫无办法中想出来的办法。”此后,每逢清明节和父母的生辰、忌辰,必进行祭奠。

1983年10月,马星野得知吴氏表嫂病逝于上海,撰写《永怀嫂氏》悼念文章。同年11月,同为温州籍的南怀瑾从故乡带回一小坛鱼生给马星野,马星野顿时百感交集,赋《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七绝一首:“拜赐莼鲈分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传诵一时。

快板演员

5

擅长节目:《小寡妇上坟》《劫刑车》《单刀会》《绕口令》《奇袭白虎团》《武松打店》《百鸟朝凤》《鲁达除霸》等 主要从艺经历: 北京曲艺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快板艺术,08年获北京快板比赛一等奖,现任北京晓攀传媒有限公司嘻哈包袱铺相声演员,舞台风格诙谐幽默,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参加过多台大型晚会,如:北京电视台《走进新农村大型春节联欢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