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刘文金简介

刘文金

(中国作曲家)
更新时间:2019-06-20 19:49

刘文金(1937~2013),河北唐山人,祖籍安阳。作曲家,196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历任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以及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等职;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指导。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2001年被聘为韩国中央大学校国乐大学教授。2013年6月27日22时21分刘文金先生去世,享年76岁。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刘文金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唐山

出生日期:1937年5月

逝世日期:2013年6月

职业:作曲家

毕业院校:中央音乐学院

主要成就: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代表作品:《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长城随想》《豫北》二胡《三门峽》

基本信息

2

刘文金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196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历任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以及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等职;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指导。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2001年被聘为韩国中央大学校国乐大学教授。刘文金于2013年6月27日22时21分,去世,享年76岁,将于7月5日上午十点在八宝山举行告别仪式。

成长经历

3

刘文金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河南安阳人,1937年5月生于河北唐山,自幼便随家人,回到祖籍安阳。

1951年,14岁的刘文金考入了安阳县的一所中学,他以一个音乐爱好者的身份进了学校的乐队,在这里他学会了拉二胡、吹笛子、弹月琴,还学会了弹奏风琴。他突出的音乐感觉很快被学校里的音乐老师李景沛发现,便有意识的对他进行多方面的培养与指导。在刘文金的脑海里,萌生了将来要从事音乐工作的念头。

1954年刘文金在河南省会郑州开始了他的高中生活。他在中学里成了音乐爱好者中的骨干,被大家一致推选为乐队队长。1956年刘文金高中毕业后,他考取了中国著名的高等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他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先后随林超夏、黄晓飞学习作曲,从吴式锴、段平泰、杨儒怀、吴祖强、王澍等学习和声、复调、作品分析、管弦乐配器等作品基本理论,从刘育和学习钢琴,从陈振铎、赵春峰习二胡、唢呐、笙等民族乐器的基本演奏技法。

1959年,刘文

展开阅读全文 ∨

获奖经历

4

青年时代的刘文金在校学习学习期间成绩优异,曾获得中央音乐学院颁发的“优秀学生”奖励;

《豫北叙事曲》和《三门峡畅想曲》是他在校期间的处女作,被誉为杰出的二胡与钢琴结合的姊妹篇;

1993年,《豫北叙事曲》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1999年,《三门峡畅想曲》被选入国庆50周年“新中国舞台艺术和影视艺术精品”专籍;

1982年5月,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于“上海之春”首演成功,并荣获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评奖一等奖,之后多年,《长城随想》曾以不同形式在全国许多省、市(包括港、澳、台等地区)以及欧、美、亚十几个国家多次上演,受到热烈欢迎。

艺术成就

5

刘文金创作生命力的旺盛令人惊叹,迄今他在半个世纪里创作的民族器乐、声乐以及其它类型的音乐作品达400首之多。这些作品主要有:二胡协奏曲《洪湖》《秋韵》,二胡曲《相思》《火-彩衣姑娘》,二胡与唐筝《云海之梦》,二胡套曲《如来梦》;民族管弦乐《太行印象》《泼水节》《茉莉花》《鹰之恋》,交响诗《十面埋伏》《黄土》;舞剧《长恨歌》的音乐等。他还编配移植了交响诗《嘎达梅林》、钢琴协奏曲《黄河》以及数十首根据外国民间乐曲和歌曲改编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刘文金创作和改编了大量的民族器乐、声乐以及其他体裁的作品数百(首)。此外还有舞蹈、舞剧、电影、电视连续剧配乐等。刘文金还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音乐创作。刘文金多次应邀出访欧、美、亚几十个国家及我国港澳台等地区。多次指挥香港、新加坡、台湾的中乐、华乐、国乐团体为他举办的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他和日本、韩国作曲家共同创建了亚洲乐团。

创作理念

6

刘文金的创作理念可以在他的这几句话中表现出来,他说:“几十年来,我只是坚持着某种简单的观点和立足点:力求人文至上,力图雅俗共赏。”人文至上、雅俗共赏就是刘文金50年来一以贯之的创作理念。这种创作理念也与刘文金的身份有关,他一方面是音乐创作者,另一方面又担任着艺术院团管理者的角色。这种双重身份就使他的创作区别于学院派的创作,他的创作要面向广大的观众,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品不仅要有创新,而且可以流传久远,这样的创新才是鲜活的,才是可传承的。

面对当前民乐界多元化的探索,刘文金首先是赞同和支持。当年他的创新仍然是当今作曲家的榜样,如今他依然在探索更为新鲜的音乐语言。但是,他仍然坚持这样的观念:创新不是空中楼阁,创新要有深厚的文化为支撑,要让创作经得起人民的检验和时间的检验。他认为当前的音乐教育不仅要注重创作技术上的培养,更要注重创作理念的引导,这关乎创作方向和创作有效性的问题,是创新所

展开阅读全文 ∨

探索新的音乐语言

7

1978年刘文金跟随中国艺术团访美,那是刘文金第一次出国。在社会制度、文化观念巨大的落差面前,刘文金感受着异国他乡的陌生。在参观联合国大厦的时候,一幅巨大的长城壁毯突然映入他的眼帘,他仿佛一下子感受到了祖国的召唤,一种难以抑制的情感激荡着他的心胸,创作的欲望也骤然涌起。他想到以长城为主题的器乐作品还几乎没有,就有心创作一部恢宏的作品向世界展现长城的风采。在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的倡议下,他决定用二胡协奏曲的方式完成作品的创作。回国后,刘文金不止一次去长城感受,寻找长城在中国人心灵中所激发的情感。他竭力寻找那种能感染更多的听众的更普遍的情感。

长城这种民族题材的作品,自然跟《豫北叙事曲》和《三门峡畅想曲》不同。它在音乐语言上尽可能地容纳更多的民族音乐元素,将这些音乐元素有效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大中国风韵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表现长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刘文金听中国古典音乐,对各地的戏曲音乐也从头学过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荣誉

8

刘文金被民乐界誉为“刘天华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香港中乐团1989年9月特意推出了一台“从刘天华到刘文金”为标题的音乐会。

北美中国音乐研究会出版的《CHINESEMUSIC》称刘文金是“中国大陆最能感到他的震撼力的”一位作曲家,连续载文分析、评论他的民族音乐作品。

刘文金被文化部列为有杰出贡献的艺术家,接受了国务院颁发的荣誉证书和政府特殊津贴。

社会评价

9

刘文金创作的每部作品都有着独特的个性,他写的作品几乎都找不到某个民间固定音调的原型,但是又使人感到它们都有着传统的血缘关系;这就是他长期学习传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学习西洋音乐,经过消化、提练,再创作的结果。他写的音乐没有说教式的音调,听众得到的第一印象就是亲切感人,有着民族音乐的神韵;继而听之,能使人思索、回味;细而察之,使人感到他的作品中贯穿着一种艺术哲理,因而被称为:追求民族音乐神韵的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