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徐玉兰简介

徐玉兰

(中国越剧女演员)
更新时间:2019-07-02 13:31

徐玉兰(1921年12月27日 — 2017年4月19日),女,浙江新登人,杰出的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1933年入新登的东安舞台科班学花旦,后改老生。1939年与吴月奎等组建兴华越剧社。她改唱小生的时间是1941年12月19日,地点在上海老闸戏院,当时是与施银花搭档。1947年9月组玉兰剧团。与王文娟合作始于1948年。1952年参加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10月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以《西厢记》获演员一等奖。1954年起加入上海越剧院。她的代表作有《北地王》、《西厢记》、《春香传》、《红楼梦》、《追鱼》、《西园记》等。徐玉兰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学生和传人有徐小兰、金美芳、刘丽华、汪秀月、钱惠丽、郑国凤,徐持平、翁荔英、钱丽亚、张小君、刘觉、汪涛、李燕等,其中以金美芳、钱惠丽、郑国凤、刘觉最具代表性。2017年4月19日17点18分,徐玉兰同志因病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6岁。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徐玉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

出生日期:1921年12月27日

逝世日期:2017年4月19日

职业:演员

主要成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 百年越剧特殊贡献艺术家

代表作品:《红楼梦》《北地王》《春香传》 《西园记》

性别:女

人物生平

2

1933年立夏,进新登女子戏班“东安舞台”科班学艺,初学花旦,后习老生。文戏师傅俞传海,武戏师傅是徽班文武老生袁世昌。学习过长靠短打、大小花脸和猴戏等基本功,能从三张半高的桌子上翻下。曾扮演过《火烧连营寨》中的赵云、《涌金门》中的武松、《大刀收关胜》中的关胜、《龙潭寺》中的开口跳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

1933年11月随科班来上海演出于南洋桥叙乐茶楼,与名旦王杏花一起演《武家坡》。后来又与男班演员马潮水和花碧莲合演《碧玉簪》等戏。

1939年11月11日,农历己卯年十月初一日,东安剧社分拆,徐玉兰、吴月奎等组“兴华越剧社”,演出于上海长乐戏院,并特邀金香凤、孙妙凤加入;水云剧团新人金艳芳与汪笑真、钟云香等原东安剧社的部分人员组成“东南剧社”,演于上海汇泉戏院。

1933年后,徐玉兰又随“东安舞台”跑码头演戏,足迹遍布浙江、江西一带。

1937年初,随“东安舞台”第二次到上海,先在老闸戏院,后到大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作品

3

代表作有《红楼梦》中贾宝玉、《西厢记》中张珙、《春香传》中李梦龙、《追鱼》中张珍、《北地王》中刘谌、《西园记》中张继华等。

其中徐玉兰主演的《北地王》、《红楼梦》被誉为徐派小生的两大丰碑之作。

1992年7月,所灌《红楼梦》唱片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徐玉兰唱腔集成》问世。

1992年摄制了8集电视片《徐玉兰艺术集锦》。

1994年10月传记《徐玉兰传》。

2004年1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徐玉兰影集》。

荣誉记录

4

徐玉兰为越剧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授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和“百年越剧特殊贡献艺术家”等称号。获中国戏剧节终身成就奖。

1952年10月,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以《西厢记》获演员一等奖。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

2013年11月9日晚,第十三届戏剧节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开幕。京剧名家张春华、杜近芳,话剧艺术家郑榕、蓝天野,越剧艺术家徐玉兰和绍剧艺术家章宗义六位艺术家获得2013年中国戏剧节终身成就奖,获奖艺术家年龄均在80岁以上,其中徐玉兰和章宗义更是年逾九旬。

92岁高龄的徐玉兰亲自到场领奖。徐玉兰老师激动地表示,这荣誉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虽然自己年纪已大,但只要尚有精力和余力,一定会为越剧事业奋斗终身。同时,她指出,目前我国戏剧发展存在不少问题,文艺娱乐种类越来越丰富,看戏剧的人少了;某些戏剧工作者平时不练功不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活动

5

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的《人如白玉戏如兰·徐玉兰》新书传主与读者见面会今天中午在书展会议中心举行。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亲临见面会现场,并为在场读者和越剧迷们在书中盖章签名。

本书记载了著名越剧小生演员徐玉兰从艺80年的不凡生涯,充分展示了越剧徐派艺术之美。徐玉兰演出了三百多部剧作,塑造了无数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西厢记》中的张生、《春香传》中的李梦龙、《追鱼》中的张珍、《北地王》中的刘谌、《西园记》中的张继华等。其中,由徐玉兰主演的《北地王》和《红楼梦》被誉为俆派小生的两大丰碑,至今无人逾越。

人物逝世

6

2017年4月19日17点18分,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因病于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6岁。

人物评价

7

徐玉兰唱腔的特点是高亢激昂,热情奔放,刚柔并蓄,华彩跌宕。徐玉兰嗓音条件好,音色甜亮,音域宽广,常用音区为11度,唱腔中较多吸收越剧传统的“喊风调”以及绍兴大班、京剧中高扬的旋律和轮廓鲜明的润腔方法,旋律多在中高音区,音调大起大落,她的唱腔突破了越剧曲调较为平稳婉约的格调,注入高亢昂扬的因素,尤其是其(弦下腔)突破了原来的唱腔功能,在悲伤痛楚之外更能表现激昂奔放的情绪。如《北地王·哭祖庙》这段(弦下腔),开头一句(倒板)曲调高昂激越,气氛强烈,整个唱句的音调、形式及落音中吸收融化了绍剧(正工)、(二凡)的因素,为全曲奠定了悲剧性的基调。

唱段高潮部分“把先帝东荡西扫、南征北剿……白白断送在今朝”这一垛句,则吸收了京剧(高拨子)的高昂音调及节奏形态,唱法上则运用越剧的润腔处理,使这段唱曲调激昂,节奏铿锵有力,人物的感情如江河喷涌而出。周恩来总理就曾称赞道:“谁说越剧都是软绵绵的?徐玉兰的《哭祖庙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