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王运熙简介

王运熙

更新时间:2019-07-12 10:36

王运熙),教授。江苏金山(今属上海市)人。194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52年后,历任复旦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古代文论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专于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学理论批评,尤长于六朝、唐代文学和《文心雕龙》的研究。著有《六朝乐府与民歌》、《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文心雕龙探索》,主编有《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本)等。2012年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五卷本的《王运熙文集》。王运熙先生治学严谨,视野开阔,思维辩证。为人朴实谦逊,淡泊沉静,不计名利,以教书育人、追求真知为最大的快乐。他以其学术建树和高尚的品格,受到了中外学人的由衷敬仰。2014年2月8日于上海去世,享年88岁。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王运熙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金山

出生日期:1926年6月

逝世日期:2014年2月8日

职业:中国语言文学教授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主要成就:专于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学理论批评

代表作品:《六朝乐府与民歌》、《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

简介

2

姓名:王运熙

任教专业: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所在院系: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代表性著作:《六朝乐府与民歌》、《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从》、《乐府诗述论》《文心雕龙探索》

代表性论文:我研究古典文学的情况和体会

所教课程: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乐府诗研究、《昭明文选》研究、《文心雕龙》研究、李白研究、现当代名家文史论文研究,曾在讲座中讲过《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体会》。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

研究范围

3

从40年代末期起开始研究汉魏六朝文学,着重研究其中的乐府诗。50年代中后期,着重研究唐代文学。60年代起,又进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先后所著《六朝乐府与民歌》、《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从》、《文心雕龙探索》等,均有创获,为海内外学术界所重视。除个人著作外,还参与主编了不少著作和辞书。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和一些青年教师和学生编著了《李白诗选》和《李白研究》两书,被誉为李白研究领域的重要收获。60年代前期,协助刘大杰教授编写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70年代末和80年代前期参加了《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同时还与顾易生教授主编完成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中、下卷),该书曾于1987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80年代中期起,与顾易生教授主编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于1996年竣工出齐。该书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997年),全

展开阅读全文 ∨

开设课程

4

曾先后为中文系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过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乐府诗研究、《昭明文选》研究、《文心雕龙》研究、李白研究、现当代名家文史论文研究等课程。所培养毕业的研究生共有二十余名,有的在古典文学研究界颇有建树和声誉。

科研成果

5

六朝乐府与民歌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年7月版。

乐府诗论丛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版。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版。

文心雕龙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版。

中国古代文论管窥齐鲁书社1987年3月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与杨明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

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与杨明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乐府诗述论(含《六朝乐府与民歌》、《乐府诗论丛》、《乐府诗再论》3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版。

望海楼笔记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4月版。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王运熙"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李白诗选(署"复旦大学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8月版。

李白研究作家出版社1962年6月版。

古代诗歌选(4册,与顾易生、徐鹏合编,署名王易鹏)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62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3卷本,与顾易生共同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

生平

6

王运熙先生,1926年6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山县(今上海市金山区)。先生的家邻近金山卫,离杭州湾仅数里之遥,平日里就能听到涨潮时海水奔腾的声音。先生的童年时代,就是在这美丽的海滨度过的。上个世纪末,东方出版中心约请著名学者撰写“现代中华学人笔记丛书”,先生在为自己所著的一册写的序中还说:“记得小时候母亲有时带着我到海滨游览。我在海边沙滩上很高兴地拾取贝壳,看着海水慢慢涌上来,发出冲击的声音。此情此景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印象还是颇为深刻。上海市虽地处东海之滨,但市区广大,大部分地方看不到海。我目前住在浦西一座大楼的九层楼上,也看不到海。书斋取名为望海楼,聊以寄寓怀旧之情而已。”辽阔的大海和天空,云起云飞,潮涨潮落,成为先生心中永久的记忆。

王先生的父亲是当地的中学教师,爱好文史,富有藏书。先生初小毕业后,便留在家中,在父亲指导下学习,以诵读古书、学写古文为主,也学一点数学和英语等。1937年

展开阅读全文 ∨

以小见大

7

王先生对于古代文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体、气、文质、风骨、比兴、奇正等,都进行过深入探讨,加以准确的阐释。尤为可贵的是,通过阐释,上下贯通,联系文学创作,从而以小见大,得出某些规律性的结论。

例如《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体”》一文,指出“体”字往往具有类似于今日所谓风格的含意。不仅可以指因文章体裁而异的文体风格,更常常指说一个作家或一群作家、一个流派的主要创作特色,还可以指称某一时代的主要创作倾向即时代风格。王先生不仅列举自建安至明代的许多诗文评论方面著作中的资料,而且举出创作中的资料(如鲍照《学刘公干体》、《学陶彭泽体》、江淹《杂体》等)为证。不仅说清了体字的含意,更藉此论述了古代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指出了重视风格、重视作品的总体风貌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的传统,从而也有助于对《文心雕龙》、《诗品》等著作的研究。

又如关于文质这一对概念,有许多学者认为相当于今日所谓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

惬理餍心

8

王先生对于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的许多重要文论家、文论著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的研究,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不少难点进行分析,作出科学的、合理的解释。

关于曹丕《典论论文》、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萧统《文选》、殷璠《河岳英灵集》、陈子昂、李白、杜甫、元结、韩愈、白居易、《旧唐书》的编者以及严羽《沧浪诗话》等,王先生都写过单篇论文加以探讨;在《中国文学批评史》、《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和《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中,所论述的范围当然更为广阔。王先生在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文学理论批评领域内的辛勤耕耘,既广泛又深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于《文心雕龙》,王先生除了在《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中专设一章加以系统论述外,前后共发表过二十余篇单篇论文,后汇集为《文心雕龙探索》一书。这些论文所论范围遍及《文心雕龙》的各个方面。或从全书着眼,论述其性质、宗旨、结构和基本思想,探求刘勰评论文学的思想和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