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广东省名人 > 梅州市名人 > 平远县名人 > 曾养甫简介

曾养甫

更新时间:2019-05-16 09:16

曾养甫(1898—1969),广东平远县人,1923年在天津北洋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深造,入匹兹堡大学研究院,获矿冶工程师学位。1925年初回国参加国民革命,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后方总政治部主任。1927年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副委员长。1929年3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任浙江省建设厅厅长。后任中国国民党海外党务委员会委员,侨务委员会常务委员,管理中英庚款委员会董事,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长行营公路处处长,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副主任。1931年12月继续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后,任广州特别市市长、黄埔开埠督办公署督办兼广东省政府财政厅厅长,1938年后,任滇缅铁路督办公署督办、交通部部长兼军事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曾督办修筑滇缅国际公路。学者称其为“中国土木水利(交通)建设之父”、“孙中山建国方略实践第一人”。参与创办梅州家乡的最早及最高学府南华学院等。1945年后,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曾养甫

别名:原名曾宪浩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平远东石镇双石村

出生日期:1898年

逝世日期:1969年

职业:历任浙江、广东省建设厅长、广州市长、铁道部次长、交通部长等职

毕业院校:国立北洋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主持建设钱塘江大桥、浙赣铁路、滇缅铁路等

人物简历

2

曾养甫(1898—1969),广东平远东石镇双石村人。

1917年秋考入天津国立北洋大学预料,两年后升入本科矿冶系,1923年毕业。同年秋自费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院学习,曾到矿场实习,到油漆厂任技师,还被选为匹兹堡中国留学生会会长、国际学生会会长。

1925年初回国参加国民革命,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后方总政治部主任。

1926年春在美国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先任广东石井中央兵工试验厂筹务处主任、厂长,监造迫击炮,后调任国民党广东省巡视员、青年委员、中央宣传部巡视员、广东国民运动委员会委员。在此期间结识陈果夫。

1927年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副委员长。

1927年7月,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广东省党部执行委员、广东兵工局局长、国民革命军军官团政治部主任兼国民党特别党部筹备委员。

1929年3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任浙江省建设厅厅长。后任国民党海外党务委员会委员,侨务委员会常务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

生平经历

3

曾养甫幼承庭训,聪颖异常,始读东石义方小学,1912年考入平远县立中学。1916年夏,入上海复旦中学补习,1917年秋考入国立北洋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本科矿冶学系,1923年夏季毕业。同年秋,自费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院深造。功课之余,在矿场实习,又在油漆厂任化工技师。同时,研究孙中山所著的《建国方略》、《实业计划》,坚信科技知识与精神为物质建设的先决条件。养甫身躯魁伟,气度非凡,活泼多才,能言善辩。在校时,任匹兹保大学中国学生会长,后又当选为国际学生会会长。

1926年春,曾养甫获得硕士学位,回国抵上海。这时,正值国民政府统一广东,准备北伐。于是,曾养甫被派到广州,领导青年,训练干部,巩固后方,继而奉命筹办广州石井兵工厂,并任厂长。该厂专门制造迫击炮,以充实军兵器。在建厂时,工厂设备在上海采购,用商船运粤。为防止海关留难,养甫亲自率领数艘兵舰,到虎门接运,使设备如期运到,工厂迅速投产。是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

大事年表

4

1898年

生于广东平远县,名宪浩,字养甫。在父亲曾玉如指导下,幼年受过良好学校教育。

1917年秋

考入国立北洋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本科矿冶系,1923年毕业。同年秋自费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院学习,曾当选匹兹堡中国学生会会长,后来还成为国际学生会会长。

1926年春

获硕士学位后回国,先后担任广东石井中央兵工试验场筹务处主任、厂长及国民党广东巡视员、广东国民运动委员会委员等职。

1927年7月

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广东省党部执行委员等职务。

1928年

出任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副委员长,负责整顿企业、开办电厂,创设煤矿、设置电台。

1929年

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后连续当选为国民党第四、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余中央执行委员。

1932年

出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同时兼任浙赣铁路理事会理事长和建设钱塘江大桥及改良蚕丝两委员会主任委员。

1935年

调任铁道部政务次长兼新路建设委员会委员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5

养甫同志任事有远大眼光,气度恢弘,凡是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即全力以赴,从不旁顾……在朋友诸君心中,他做人处事,永远是站在正义的一边,不屈不挠,力争到底,一直到成功为止。

——陈立夫

在一心集资修建钱塘江大桥一事上,可以看出曾养甫是有爱国心的,有一定的气度,在工程方面比较专业,为人也是清廉的……幸亏有曾养甫的“赶”和“逼”,钱塘江大桥才能真正于二年半内完工,没有耽误大桥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否则二年半还是不够的。

——茅以升

人物轶事

6

中国土木工程(交通)建设之父

曾养甫(1898-1969),原名显浩,乳名矮三,字远甫。1898年出生于平远县义化都东石乡大营里。其父曾如玉是民国初年平远教育界名人,曾参与创办县立中学并任县劝学所所长。

曾养甫生性聪颖,尤刻苦用功。先入私塾后读平远县立中学,毕业后考取天津北洋大学矿冶系。1923年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留学,课余在矿场实习,在油漆厂任化工技师。1926年春获矿冶硕士学位。从北洋到美国,曾养甫都与浙江吴兴的陈立夫是“如兄弟一般”的同班同学,他与称呼蒋介石为“三叔”的陈立夫这一因缘,对自己早入国民党中枢,长期得到上峰的信任,都有一定的关系。

1925年冬,曾养甫与陈立夫联袂回国,在上海作短暂停留后到达国民革命策源地广东。1928年2月,因在广州、南京工作时见重于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张举荐曾养甫担任自己当主任委员的建设委员会副手,负实际责任,并兼任太湖流域水利委员会主任委员。三年余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修筑滇缅铁路

7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几十万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为了赶筑一条路,数不清的人献出了生命。1937年抗战爆发前,国民党交通部次长曾养甫就意识到,如果沿海口岸不保,中国将失去外援,陷入危险境地。必须尽早铺设一条从西南向外与国际联系的通道,这就是后来以悲壮和惨烈镌刻在中国抗战史上的滇缅铁路的修建。

由于抗日战争日益的危急,滇缅铁路的修建终于提到了国民政府的日程。然而对于当时的云南省政府和滇西百姓来说,出动30万的劳力,供应30万人的吃粮问题,却是一个颇为艰巨的任务。不仅如此,数万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铁路民工,还要面临恶性疟疾的死亡威胁,这一切,连同越来越危急的抗日形势,一同摆到了滇缅铁路工程局和滇西百姓的面前,滇缅铁路的修筑注定要多灾多难。

曾养甫自1940年中出任督办日起,奔走财力、物力、人力可谓头绪百端,常是席不暇暖。犹每抽时亲临工地沿线视察,抚慰民工,甚至过问民工伙食,无车处要步行几公里,宵盱之

展开阅读全文 ∨